第329章 就问你给不给面儿(1/2)

第329章 就问你给不给面儿

开车进军艺的时候,荆小强叫她离远点。

老子现在是大名人了:“你特么丑点身材差点也就罢了,你这么跟我走一起,谁看了也联想成老张和他那女主角一样,别来坑我啦!”

安宁对这种另类吹捧有点新鲜:“就要!”

她那宜喜宜嗔的神态,荆小强真是感觉酿吾心动啊。

恨不得一脚踹开点,挡住老子飞升了。

因为等在外面的文工团员,还有不少军艺的学员,哪怕不是音乐专业,肯定也带着追星的热烈。

安宁鄙夷的帮他看看:“没小杜小潘好看……”

荆小强笑骂呸!

但内心说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制服加成。

他也端着表情下车,指挥上午刚认识的团员们把乐器搬进排练室组装排列。

两三个有鼓手基础的还在尝试这种爵士乐鼓的搭配。

这不是国家跟制度的问题,而是具体到这个时间段。

论五官漂亮,这里窗外有几张脸蛋其实是可以一比的。

有很多人思维上有个误区,容易把官府等同于国家,把法律等同于制度。

荆小强把贝斯交给别人,自己在旁边做乐队指导。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就像是看惯了正剧、主旋律电影、各种复杂烧脑的大片,忽然变成某音那种简单轻松的短视频。

可能无数摇滚乐迷都是这样被吸引进来的。

特别是改开之后,不断追求自由开放的局面下,两边不讨好。

荆小强在旁边用贝斯烘托气氛。

民谣、布鲁斯、爵士乐这些不同种类,都可以出现在摇滚乐队的表达里,柔情摇滚、慢摇滚也是很重要的分支,不是提到摇滚就嗙嗙嗙。

但都很难跟荆小强比。

白发大佬点点剧本:“我们军艺和文工团想排这出戏,你来带领演出,一样会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种昭然若是的转换手法,专家大佬自然清楚。

这方面文工团确实有优势,他们很习惯小分队形式到各种基层营地做慰问演出。

这种接近布鲁克林区的嘻哈穿着风格,在九十年代的国内绝对充满时尚潮流味儿。

现在荆小强仿佛就化身成了音乐摇滚的神仙,拖着长长的贝斯电线,一边在排练室游走,一边大声要求:“肢体放松活跃!投入到音乐节奏中摇摆……”

乐手们能表现出来的欢快,都是很官方的那种营业式摇头晃脑笑意,荆小强得用又蹦又跳的活跃动态来带动他们。

因为带着很浓厚的主旋律味道,很容易让人厌恶。

第一二回可能还充满了好奇兴奋激动,慢慢都会变成日常操作不带感情的输出。

还让年纪最大,满头白发的坐之前安宁坐那张凳子上。

她放了剧本起身,走到吉他手那边,伸手拿过把普通的民谣吉他:“我们都是跟着荆小强练了很久的歌舞剧团队,摇滚乐队似乎也是要把自己当成演员,演奏演奏,边演边奏,一首同桌的你,献给大家……”

似乎周围其他人都成了他的陪衬。

一路都顺顺当当。

他们就叫住荆小强:“这个本子你写的?”

一看就明白这部剧想表达什么,然后荆小强竭尽全力的在渲染歌舞吸引观众,尽量把大道理融合到歌舞表达里面。

她好歹也是演过歌舞剧的人了,这点弹唱表现力没问题,至于唱腔和旋律不重要。

看看荆小强当初沾上文工团的边进青歌会,就不会被任何意外掩盖住光芒。

对的,就是演,宽宽的吉他背带在胸口都勒得看不见,充满阳光的笑容,眼神看着荆小强演绎歌声里的故事。

就看进去了。

甭管主流怎么瞧不起,如洪水猛兽般的嫌弃。

话说文工团员们也都有大量基层慰问演出的经验。

文工团的多面手们转换电吉他难度不大,公认推了个吉他功底最好的,风琴钢琴功底最好的,操起电吉他和电键盘来照着黑板上的谱子尝试。

其实每个人面对的也是人,只要是具体的人,就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安宁唱得、弹得都不是团队里面最好的,跟这些专业级文工团员更没得比,但她就是不怯场,而且轻易的能够领会到荆小强想要的效果。

这就是金光大道,可以凝结全国各地的资源来出大戏啊。

现在对荆小强这等慰问标兵自然是当自己人。

但没有她这种浓颜自信,更没有她在表演时候这份洒脱。

等荆小强故意引导大家弹唱一首,算是给来旁观的几位领导汇报下。

也就是在这时候,几位大佬教授进来,无声无息的靠在门边观看。

更别提他的名气加成了。

就像王峰说过的,他练了快十年的小提琴,才终于体验到旋律当中的感情,可等他接触到摇滚乐、爵士乐,一下就被这种自由自在给迷住。

乐手们很兴奋,这是他们以前没体验过的自由感觉。

怎么说她也是跟着荆小强才打开音乐这条支线技能树的。

感觉荆小强就是在放电。

荆小强摇头再点头:“平影厂的老冯写的电影剧本,我打算找投资来拍,然后换来歌舞剧的版权,接下来我准备把这个歌舞剧排成沪海音乐歌舞中心的招牌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