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抵账(2/2)
莫妮卡才对荆小强难以置信的摇头:“我没有通过建筑师牌照考核,只拿到了学位就被家人和朋友怂恿着参加选美,一直觉得离开了这个我喜欢的事业是种遗憾,有时候也会想现在这条路是不是真的正确,哦,不过就不会遇见你了。”
荆小强再问问:“没想到你对传统文化细节,还能把握到哦。”
有种恍惚在看tvb律政剧、商业剧的拍摄现场错觉。
起码刚才荆小强用英文说了无数次海派文化,好些外籍设计师,都反复问海派文化的象征是什么,有什么最大的特点。
音乐厅、大剧院、展览馆等等紧缩在一起,沪海音乐歌舞中心要大得多,怎么表现?
这一刻,他有种穿过皮囊,触摸到对方灵魂的感觉。
还是费厄泼赖的精神深入骨髓,现场竟然没有任何人表示反对,反而都一边鼓掌,一边起身过来跟莫妮卡祝贺告别,还有找她签名,希望以后有合作机会的。
但是看见荆小强牵着港姐的手走进来,还是都有点骚动。
但老实说,不咋样。
其实荆小强不过是想入神了,这才反应过来,也没慌着撇清,很绅士的拉着莫妮卡在挪开的工作椅上坐下,自己才坐旁边:“基本的情况,都已经给各位表达了,有没有什么好方案好的爱迪尔,大家可以沟通下……”
刚才说那么多,东拉西扯的基本上都没覆盖到点子上。
就好比八九十年代的人,只要提到澳洲,就会立刻想起悉尼歌剧院,那几瓣如同贝壳、风帆的造型。
有时候不得不说聪明是老天爷给饭吃。
结果反倒是听了好一阵的这位,直接简单粗暴的用个字母就代替了。
这就像做舞狮那个歌舞剧,面向的是欧美市场,华人社区唐人街,传统风格跟hk的南派差不多,但是现在跟一堆香蕉人,外籍设计师谈海派文化和国内其他文化的区别。
咋办?
他已经强调得很清楚了:“外壳!我需要各位来的目的,就是我只要个外壳,内核的剧场设计,声乐设计我自己懂,已经打下了基础,甚至连整个园区的规划设计,我也大概做出来了,要的就是这个一定要响亮,符合国际化,又有海派文化传统的大剧场外壳,昂得死蛋?!”
人家这一来,稳准狠的直接秒头。
尼玛,这还是自己掏钱修,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国内现在也确实摆脱不了眼界和风格的禁锢。
一直坐在旁边静静旁观的莫妮卡,忽然开口:“不好意思,我有个爱迪尔能说说吗?”
现场沉默。
都寻思大概挑一个,主要还是自己的意图灌输进去捏把捏把的便宜凑合了。
起码能画立方盒子透视线的,就不是普通姑娘,有些设计师已经鼓掌了。
见特么的鬼了,居然有透视线功底,这是行家呀!
音乐协会这边还是帮他召集了二三十位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应该都是价格不太高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屈尊来选秀一样。
这就是成功。
荆小强都忍不住:“你学建筑的嘛?”
歌剧院、音乐厅很多时候都承载这种城市名片的意义。
设计师们仿佛也意识到这位金主不是来剽窃创意,越来越认真,开始踊跃发言的争取获得青睐。
其实就是从那建筑外观的高点,顺里面的台阶走到下面一层的会议室。
大多从骨子里就瞧不起内地,穷哈哈的地方,能凑合修个楼就行了,所以提出来的方案建议就没那么殚精竭虑的用心。
莫妮卡还是不可思议:“真的?你确定真的要请我做这个设计?”
荆小强也绝,他自己也做绘景设计出身,当然明白这种顾虑,马上补充:“我有全面拍板的权限,所以如果谁的创意,是别人说过的沾边,你的方案思路再好,也最多只能跟之前说的合作了。”
荆小强真是必须从这帮矮子里面挑高个儿,就因为老穆和市里面都认海外设计师。
说着就在旁边的白板上用水笔随手画下个带框的大写“h”,然后唰唰的在旁边再展开几道线条。
创意呢,说贵也贵,说便宜也就是拍脑袋的一个思路而已,没什么成本。
未曾想莫妮卡直接拉个箭头,指向“h”的角落:“京都西有片别墅,白墙衬着深木色的推拉门窗,我旅游时候看见,觉得非常有中国传统味道,所以这个h应该处理成通透的木格窗,然后周围的建筑尽量做成白色,加黑屋檐,白墙乌檐,有了中国味,但建筑造型全都是现代风格,包括这个h造型的大门,这不是你刚才在音乐上的要求,用欧美的方式把传统表现出来吗?”
起码先说的,不藏着掖着的比较有机会。
最多随手画个草图。
荆小强忍住没说主要是你没照才便宜:“开个价,内地现在比较穷,我不敢请太有名的设计师……”
莫妮卡已经伸手搭到他的肩头,全身都跨骑过来,再搂住脖子奉上香吻。
眼里满满的柔情都眯起来呢喃:“你……就是我的价格。”
坐滚轮办公椅上的荆小强浑身一抖,这是要用腰子抵设计费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