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我请各位睇戏(2/2)
hk管弦乐团有超过一亿港币的年预算!
作为偌大个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资金渠道,hk这些年真是富得流油!
全市市民过年还能派红包,这可是几百万人口啊!
人均几千港币撒开来。
荆小强这一开嗓就让在座的各位惊叹不已,作为女高音独唱家在音乐会上的常选重点曲目。
言谈之间才明白,hk有唯一的演艺学院作为歌剧、戏剧、影视表演方面的高校,更有涵盖从歌剧、舞剧、交响乐团、影视文化中心的大剧院团体格局,面对维多利亚港湾,最尖嘴的那块黄金宝地就是文化中心的大剧院所在。
当然你也可以唱中文发音,但国际上根本不认,只有少量歌剧是英语和德语,正宗的都是意呆利语,同理可见京剧,和川剧、豫剧、粤剧都有明显差别。
hk的总统套间,面积也就这么大点,在荆小强刻意驱动的强大音浪下,简直如雷灌耳,压得他们耳膜都在挣扎了!
因为原本这种音量是用在一两千人的标准歌剧院里扩散,不需要麦克风放大的人声扩音器呀。
这才是高雅艺术的顶尖场所,哪怕如四大天王后来如日中天,也就歌神有资格进去唱唱吧。
所以颇有些吃惊担心的看荆小强,怕他放弃沪海。
余舒凡眼睛一亮,自从荆小强在研究生教研室自弹自唱过以后,他们也没少探讨演练。
双手叠放的姿态有点陆曦的样子,随时还注意帮忙端茶倒水。
陈丹尼给他安排的总统套间,肯定是带了三角钢琴彰显品位的那种。
余舒凡连忙小心翼翼:“你还是要站稳立场哦,老周可是在院领导面前都拍了胸口的。”
杜若兰倒是笃定,好像很明白荆小强的心思了。
妥妥的文化输出。
这部戏真是最标准的旗普世价值观体现。
开头的舒缓、甜美,幸福做作,到后来的热烈兴奋,总之在观众看来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那点崩溃前最后辉煌。
只要是歌剧圈子的都熟悉不已。
荆小强对自己人不隐瞒:“我这么做,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要的就是hk音乐界来全面扶贫支持我们呀,顺带能够从沪音、沪戏带出些尖子跟hk交流,不就成了你这个音乐公司总经理的功劳吗?”
要知道这年头沪海交响乐团一年只有两三百万的行政拨款经费。
还是被伙伴们压住,别打扰!
甚至为此翻新完成顶级剧场都以考虑!
在这个常常都是你死我活争夺那点舞台机会的行业里,这太难得了。
更是骄傲的看见那些刚才还满是招揽之心的hk人,全都被震得讶然起身。
至于实际上一次次的征服、玩弄、背弃都不重要啦,人家会反思就已经很感激涕零了。
果然,你要跟这些人唱什么民族唱腔,可能会客气的赞美真是有独特音色,内心只会不以为然的觉着明珠暗投,这么好的嗓子走了歪门邪道,只有欧美这一套才是王道。
其实也就是当个背景音乐。
国内大多数美声歌唱家都是硬记发音,hk、rb这些比较有钱的地方是把好苗子送到意呆利去,成材之艰难可见一斑。
果然这帮人也立刻千恩万谢的离去。
还是那句话,亚洲人唱歌剧首先得解决意呆利语的发音问题。
潘云燕和杜若兰只剩下瞪大眼的呆若美鸡。
有了钱,现在起码一点点高薪不会把荆小强招揽走。
就是不置可否。
要组建这部剧绝对是大工程,但肯定能够树立起hk在亚洲文化中心的标杆。
才能赢得追捧啊。
荆小强打个响指:“就是要让扛把子们来接受洗礼,才能谈筹码!”
所以数千人规模的顶级艺术人才储备,的确是比方兴未艾的内地高雅艺术机构,要完备强大得多。
但是听着hk艺术精英们的招揽跟叹惋。
听者就觉得真牛逼!
这等高手还不来觐见?
于是这第三天,已经是各大高校的戏剧社团、hk的戏剧团体,声乐团的相关专业人士,纷纷赶来拜访交流,希望荆小强能够排演全本!
为此hk戏剧界可以重金找百老汇买版权的!
这年头全国上下都这么感觉跟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差距。
笑眯眯的听别人求贤若渴的表达完,给余舒凡示意:“你来弹《晴朗的一天》,也不知道这架钢琴调过音没。”
这真是充满了人性之光的悲悯呀。
连潘云燕都看出来:“嫩是让他们回去报告领导吧?”
杜若兰和潘云燕马上翻白眼,真当我们不存在吗?
小毅他们几个立刻毛遂自荐:“我们!我们去看看,帮荆老板看看,他忙!”
只有王峰一根筋:“今天晚上要唱歌剧吗?我们要不要先准备曲谱……”
然后所有人都无声的看这个家伙。
陈丹尼的演唱会,你去唱歌剧……真的不怕所有人喊退票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