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为什么不(1/2)
第219章 为什么不
平京这点就比沪海大气。
虽然也分外销和内销,但买房不看户口是哪里,是身份证就能买。
所以荆小强买了两套.
还谨慎,自己和白莲婷的身份证各一套,都不在一栋楼,隔着不少距离。
他多熟悉戏剧学院周围的地形啊,直接往北,三环外边上就是亚运村。
为了举办大型运动会修建的运动员公寓楼啥的后来对外销售,这就是平京第一拨儿商品房的雏形。
但是这种所谓的高端公寓楼就跟沪海的洋葱头房子差不多,也能单价上万,甚至两万!
放到十多二十年后就是所谓的精装带家具拎包入住公寓,三千多美金一平就是奔着卖给港澳外商赚外汇的。
国内极少数来买,都是跟荆小强一样的演艺明星。
譬如后来因为偷逃税被抓的天后,最后就是拿亚运村的房去拍卖抵税。
也就是说平京的正规楼盘房价从一开始其实很贵。
实际上这年头只要打通了思维,连荆小强都能靠点子卖钱赚,这等风云大神只要稍微汲取教训就能东山再起。
乌泱泱的一大片广场上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厂家的各种车辆。
蒋桂章立刻跟狗看见屎一样,随时在他身边转悠,反正就等着荆小强拿主意。
实际上自从荆小强他们开始在平京演出,文宣部门、教育部门甚至青年团都有派干部来跟着衔接工作。
因为亚运村还是平京这时候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
荆小强之前真是随口给蒋桂章出主意,就说这是豪雅品牌出口转内销的产品,没那么精细的策划。
高校学子们也纷纷跟着歌舞剧高唱《祖国》。
于是局面就是文工团打底做事,一堆随行干部,但所有拍板都是文工团大佬,在国内文艺界都很有地位的词曲作家。
蒋桂章也是前两天就知道荆小强带队来平京了:“我们在平京卖不动,求你能帮帮忙!”
当然这种外国人买不了,国内也没多少人买,平京这边比沪海人更在乎福利分房。
在沪海总是因为这呀那的都没买到这种真正能住的房子,在平京置一套打个底呗。
蒋桂章苦恼解释:“就是我们厂长,离开海田之后就来了平京,在平京衬衫总厂当厂长,新创的品牌占领了整个平京市场,以及北方影响力非常大,豪雅衬衫被他压得死死的,我们什么底细他都知道,我怀疑厂里还有他的人在通风报信……”
穆春雷这点非常清醒,他目前所有的业绩点还集中在沪海,没有贸然的到平京来露头。
换个时间荆小强继续一脚踢飞,你卖不动我又没有义务非要帮忙。
荆小强马上把注意力放到蒋厂长这边来:“有话好说,别动不动就一脸哭丧样。”
让荆小强在心里给自己暗暗许下个小目标,以后每来平京一趟,就买一套房。
荆小强哪能去吃这个宰。
下午演一场只面向平大师生,晚上再同个场地来一场则是面向附近高校师生,同样都是挤得水泄不通。
荆小强就不得不认真听:“怎么回事,全新包装改动之后,你们不是卖得挺好么?”
而且绝对是各大高校领导悉数到场。
而且这次又是借了一屁股债,才重新起步的。
循着沪海国际社区那个思路去找找,外围跟着修建起来蹭亚运会热度的几个不起眼小区楼果然就只要一千二!
杜若兰歪头看,还顺便拉住了潘云燕和她别打扰:“说是得了余姐指点到文工团大院门口等了一宿!”
所以这里是真的大气。
各路汽车英豪,都能在这里把产品向首都各部位展现,争取政策倾斜,各种官方购买才是大单。
和沪海那种拼命把什么好东西都揽在自己怀里的排外截然不同。
那时候就彻底完了。
这家伙是真的拼:“对,到处找你们演出的地方又不知道,只好打电话去徐园问了余经理,她给了这个地址,昨天晚上一直等到今早出门,求您想想办法……”
但各大百货公司经理们之间也是有关系网的。
文艺工作就是有这么强大的影响力。
荆小强秒懂,作为改开领头人,败走自己创下的产业,肯定还是有人仰慕通风,或者说大神心头也放不下家乡的衬衫厂。
又要跌到谷底。
蒋桂章看得口水长流,喃喃低声:“要是我们的衬衫也能有这么多记者拍照采访就好了……”
当然他也没想到自己接下来京沪两地会跑得这频繁。
所以这回蒋桂章就没机会扑到车头上。
但气势跟上回差不多,荆小强才走到楼边,旁边就黑影一闪,差点被他一脚踹飞!
好在看清是这家伙,更主要是前面安宁带着杜若兰、潘云燕站在剧场门口,那姑娘都在捋袖子了。
更何况那位是真的直达天庭的露脸好几年,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