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会打赏给小费,才是有品味(1/2)
第27章 会打赏给小费,才是有品味
有句话叫做沪海把中国人国际化。平京把外国人中国化。
沪海是向外的,积极主动的拥抱外部做派。
所以沪海的高级酒店是货真价实的那种老做派,有不少沪海老克勒哪怕在最艰难最疯狂的年代,依旧保持体面,穷得平时只能吃糠咽菜了,只要存够了钱也要衣冠楚楚的到高级酒店喝杯咖啡,听听音乐。
他们是最先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老白领,出过国,见过世面,向往美好的生活,这也是海派文化的基础。
和平京那种啥都没有咱胡同口儿的炸酱面地道,光着膀子板儿爷做派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理念。
没有孰高孰低,各有特色。
在平京读过书,还经历过人生低谷,又到百老汇生活了三十年的荆小强,肯定更偏沪海。
更何况这年代,设备完整的好健身房只在涉外酒店。
本来以荆小强的身份,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但他多熟悉这套规范呀。
怎么高雅?
因为最优秀最漂亮的歌舞演员都得来百老汇证道呀。
越是五星级酒店,就越有一套必备标准,公共音响系统是标配,格调高雅的咖啡厅是刚需。
还是那句话,彼之甘饴,我之砒霜,任何东西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
所以还是荆小强自己出了个主意,主动办张现在内地还很罕见的国际酒店visa卡,再以协议价入住并算在这位经理的员工任务头上,这其实是三种高级酒店叠加优惠。
得有人弹钢琴啊。
而且还有个最大的bug,整个八十年代,欧美特别是旗最流行的健身方式是慢跑,上到总统,下到流浪汉,整个旗国都流行慢跑。
有人带,和没人带是两回事。
普通话,英语,意呆利语流利顺畅,法语、俄语跟德语也能来点。
这就是健身教练存在的意义。
就算没有遇见贵人,做翻译收点小费那都是获益丰厚。
健身这玩意儿,专业不专业试试就知道了,身体感受不会撒谎。
有几个沪海本地的老克勒不好意思,他们天天来,也给不起这么五美元、十美元的小费。
还是1990年!
对他这种有社交牛逼症的家伙来说,他能侃到外国宾客出门才恍然大悟,我在中国呀,还以为在曼哈顿布莱恩特公园的健身房呢。
原本838的标间,288一晚长期包间,这样的贵宾在健身房跟其他外宾互动就没人好质疑了。
一次十分钟就会感觉到跟之前瞎练两回事,立刻成了信徒。
人家都当他开玩笑,哈哈哈的说罗伯特你真有趣,感谢你的陪伴指导,我觉得好多了,这点小费表达我的谢意。
再漂亮、再仙都得落地吃喝拉撒,越是不愿躺到经纪人床上去的那种牛逼普拉斯姑娘,才越容易跟保安、副总、工会特别专员打成一片。
您来自加利福利亚,我熟啊,有个女友是那的,就是她教我晚餐前要喝点葡萄酒,但能软化血管这种说法就是瞎几把扯淡,还得健身,您这动作标准啊&
哦,你老家西西里岛吗,我也有过女友的……
平京和沪海周边地区都不这样,他们大多是外宾翻一倍。
其实荆小强自己说不上周游世界,他周游了全世界的女友。
能住在这种酒店里面的外籍人士,保持健身习惯的基本都是性格坚毅、生活自律的大佬,中华大区总监、亚洲总部经理、东方事业部董事之类比比皆是。
几百上千块骨骼、肌肉、经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了,必须对症下药。
90年,国内压根儿就没有这个概念。
这年头涉外酒店管理极其严格,服务员拿了小费的确可以算额外收入,但敢动客人一个洗发水瓶盖都会被开除,哪怕经理都不敢撵荆小强走,惹得这些外宾投诉,那绝对是要把小强请回来,自己滚蛋的。
这座开业不过两年的五星级酒店,号称是沪海最大最全的健身中心,除了服务员和管理经理,一个合格的健身教练都没。
关键是就像在航空公司,拿到了随便进出的证卡,他就顺理成章的摸过去办了张健身月卡。
人体是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神奇的集合体了。
从点头之交,到有时看不过会随口指点两句,特别是上力量的卧推、负重深蹲这些项目,盲目练习不亚于自杀。
员工甚至钢琴师的成本按照国内物价水平来,但是消费收费是按照国际标准收。
这不符合欧美价值观,得给小费。
那多俗啊。
这特么已经接近国内好多地区月薪了!
交响乐团的钢琴师就肯定兼职于某家高级酒店,偏生钢琴师们还不太爱宣扬这事儿。
沪海却基本同步,要么就别来,来就是认同这种服务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