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去级取层(2/2)

“我们才有了跟进的方向。”

忽的。

绝学无忧的本质是,悟而后知,知而能得!

我们常说南怀瑾是开悟之人,但他讲《论语》连基本断句都是错的,诸多释义都错得离谱,因此许多人骂他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

两者其实是对立的。

可是这么一来,“绝学无忧”又要落入阳明先生心学的那套了,对个人的修行要求极高,现代广为人知的,也只有一个南怀瑾!

要如何才能将“绝学无忧”推行到芸芸众生中呢?

至于没有悟到的,不是自己本该知道的,勉强去学,只有晦涩难通,徒增因果,徒增烦恼,若真想去懂,那便等,等到悟了的时候,自然就懂了。

因为过于强调阶层,固然能够取缔阶级,但也重视了人的“异”化,必然会导致社会动乱。

人民也的确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普世观念,人们自然想要奋斗前进。

但最终只能苦笑摇头,感慨道:“所以阳明先生是圣人,能够给文明指出道路,而我这一生,仅仅在正本清源四个字上,就已经竭尽了全力。”

姚广孝微愣,随后含笑点头。

“固然可以一直斗争斗争再斗争,将其一遍又一遍的消灭,可那,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与其将旧有的体系破坏,让他们伪装起来,潜伏到斗争的队伍当中,不如……留下他们。”

这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至尊会的理念……

谁能够想象南怀瑾在十三岁时的毕业考试上,是倒数第一呢?谁又能想到,他习武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可他又没有去当武术教官,而是去了蜀地执教军官教育队,教的是文化呢?

他遇到了袁焕仙,学了佛,顿悟了。

姚广孝在介绍这些的时候,忽然也想到了一些东西,而蔺文萱却先说了出来:“去级取层,如何?”

儒释道三家本就是互通的,所以,南怀瑾在佛法上开悟了,可以通儒道,但却通的东西在道上,而非在术上,所以他讲《论语》,得去术存道,看神髓,而非表体。

长生问道是修行,治理天下是修行,传道授业是修行,种豆南山下亦是修行。

如果说阶层代表着权利,那宏愿则代表了义务,权利与义务的相等,发宏愿以道基为担保,若是不成,若是违背遗忘,必然大道破碎,修为一落千丈,阶层也就掉了。

出现强者为尊的情况并不意外。

消灭阶级,留下阶层。

阶层能够大行,是的确可以压制阶级的,因为两者看似相近同源,但却是本质上的不同。

承认阶层,承认不同,才会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才会有修行向上的动力,可是,这是不是与“绝圣弃智”相违背了?

不过。

姚广孝应下,以手沾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看到,知道,便会了。

“人是有差异性的,这个根本前提之下。”

这就是他的骗,他在骗这个浑浊世道中的芸芸众生去开眼看这个世界。

如此而已。

还是为了安,安是为了悟。

“下有士农工商,上有王公贵族。”

要如何才能构架社会,让“绝学无忧”能够起到作用,能够护持“天下为公”的结果呢?

李岩想了很多。

若要做出取舍,消除阶级,消除那些因为出生不同就享有极大资源不同,且各阶级之间又有着强大的壁垒,难以打破,造成的极不平等,换成阶层这种,只要修为足够,就直接跳转的东西,反而要更加适用一些。

姚广孝凝眉,转动着手上的念珠。

这便是——绝学无忧。

承认这个不同,并不是一件坏事。

除了劳逸结合外,还要能够“还”。

而蔺文萱的则更加现实一些,她的重点在“还”,人是有社会性的,静极会思动,动极也会思静,一个社会不能上了发条一样,催促每个人无时无刻的都在前进。

无论阶层如何,追求的重点,应当是心安。

“假以时日,那些东西,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复苏。”

姚广孝点头。

姚广孝表示了请教的姿态,但蔺文萱却不再继续了,她浅浅一笑,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接下来该国师来讲了。”

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还请姑娘为贫僧继续解惑。”

姚广孝沉吟后说道:“尚可,仍不足矣。”

这样一个江湖骗子,能不能担得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他担得起。

可实际上,是这样吗?

并不是,南怀瑾只是遵循绝学无忧,在自己开悟的角度上去读了这本《论语》而已,他本就不是儒生,又何须同儒生那样去解读论语?

这样会极大的抑制人们对提升阶层的执着,这也的确起到了“绝圣弃智”的作用,让阶层一说,变得可行起来。

阶层取代阶级,尚且还没有达到“绝圣弃智”的境界,离“绝学无忧”就更远了,是好办法,但却依旧没有到根源。

学识有高低,技术有强弱,参悟有深浅,每个人的心性不同,修行的程度不同,其所在的阶层是实际不同的。

但。

姚广孝强调的是心安,以求心安,而非求锐进,故而绝学无忧,一个社会,既要容得下拔尖出头的人施展才能,更要容得下无欲无求的人恬然自怡。

发宏愿是强制就要去执行吗?不,那就着了相,宏愿的本身是持菩提心,有菩提心在,何时都可以去做,你的宏愿是为众生,但结约之人……只有自己。

所以。

去级取层,修持菩提,还安悟得……便是绝学无忧。

是天下为公的“心法”!

感谢“bkgihnbih”的100起点币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