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虀(1/2)

第133章 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虀

三人坐定。

年长的潇洒男子先给李奥倒上一杯酒,然后主动给李奥介绍同桌那位眉宇间带点愁苦滋味的年轻男子:“此乃杜甫杜子美,晋朝名士杜预之后,今朝‘文章四友’杜审言之孙,子美有大才,擅七律。”

然后捧起自己的酒杯。

向李奥作敬,“本人乃剑南道绵州昌明青莲乡李白,字太白,陋号青莲,敢问知己何来?”

李奥同样站起来举杯回礼:“小子李奥,字天启,来自天启之门,水云之间。太白嫡仙人之名,四海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识,李奥慕名已久,恨不能及早相遇;子美兄少时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豪气才情世间少有,李奥同样敬你一杯。”

杜甫一看对方是熟悉自己的,赶紧捧杯起来,连称不敢。

他现在真的没什么名气。

有才不等于有名。

甚至。

天生倒霉属性的他在十二年后(758年)参与诗词大会和诗,跟贾至、王维、岺参等人来个和诗大赛,结果在最擅长的七律上拿了个倒数第一。

昔时年少豪情。

多得数不胜数。

他向来是个求道寻仙之人,对于李奥这样的举动,高兴之余,又感觉自然,这应该是天上神仙看见自己被皇帝放逐,心中愁闷,所以特地跑过来跟自己喝酒,与店家没有什么关系……

“暂将谜底放下如何,今日且饮酒行乐。”李奥微微一笑。

非但考试失败,仕途无望,后面还会饿死儿子。

当然他不知道自己的悲惨其实才刚刚开始。

后面更惨。

李白回过神来。

杜甫拿筷子的手有点抖,没办法,眼前这一幕太惊人了。

假如随身携带。

李白特爽快,他看见李奥不在乎钱,要请自己喝酒的心意发乎真心,于是哈哈大笑起来,能够遇到这样的人生知己,让他一扫被皇帝赶出长安的郁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听后,感觉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人有圣贤之心啊!

杜甫跟李奥有所不同,他对于求仙问道没有李白那么有兴趣,更多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

“陆游陆放翁长者曾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今天款待太白兄和子美兄,仅是一道鱼肉未免单薄,不足表我诚意。”李奥左手一翻,变出一盘道口烧鸡,右手一翻,同样变出一道北京烤鸭,待将两道名菜放上桌面,又捧出一道金华火腿。

“吟诗作对非我所长,不过小子倒是听过别人名句,愿与两位分享。”

李奥站起来,先给李白和杜甫倒酒。

他真不知道自己此刻还能剩下几分。

“有一遗山先生曾说‘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今天我请太白兄和子美兄喝杜康酒。”李奥变出现代包装造型的杜康酒,又变出三个精致的玻璃杯,在店里众人羡慕的注视下,一一倒满,再端起一杯敬李白和杜甫两人,“请。”

“太白兄猜不到,我更不行,还请天启自行揭谜吧~”困顿洛阳的杜甫放弃了猜想。

那时候他有兖州做司马的父亲,现在他是别人的父亲。

要不是杜甫力阻不可,他还要继续做胡饼,直至材料全部用光为止。

“有位长者名范仲淹,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德,曾有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在吃这片鱼生的时候。

“杜酒偏劳劝,归醉每无愁。”杜甫跟尽情喝酒无拘无束的李白不同,他自觉没有李白名气和灵气,于是赶紧和诗一句,方敢端起杯子回敬李奥。

小时候学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的诗那可太多了。

但天下人识我!

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这又何尝不是自己内心的愿望呢?

“范仲淹老先生不在此世,难以介绍相识,倒是文正公诗中鲈鱼,另一位陆放翁诗中‘未说盘堆玉脍,且看臼捣金虀’的‘金齑玉鲙’可以请太白兄子美兄品尝一二。”李奥将手底一翻,翻出一盘鱼肉切片,堆起来仿如雪堆,周围辅以金色调料为饰的刺身拼盘。

李白反应过来后。

竟然是伸手快速挟起一片鱼生刺身,轻沾调料,急送入口。

第一时间。

李白和杜甫惊呆了。

“哇~此鱼入口即化,而且鲜美之中略带有冰凉,吃起来口感爽滑香甜,毫无腥味,却别有橙香,种种滋味妙不可言!”李白发誓这辈子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鱼生。

即使做好立即前来,恐怕鱼肉也已经有损鲜美。

“愿闻天启之诗。”

店家连连点头称是。

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惭愧。

杜甫的诗圣名气是他死了之后才慢慢起来的,尤其是到了文人第一的宋朝才受到特别推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