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节后(1/2)

第625章 节后

程好大年初一下午就急匆匆告别了家人,在丽江三义机场登上了直飞杭州的班机,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飞行之后,她还将连夜赶回横店,因为第二天剧组就要开工了。

贺新那边同样也要开工。自从春节前那场在院子里的对话的重头戏过了之后,接下来的戏份居然出奇的顺利,原先预计春节后要超期一个月,结果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转眼就要杀青了。

至于程爸程妈这边,贺新原本打算让老俩口多待一段时间,等他这边的戏杀青了,再带他们去苏杭、上海走一圈,顺便再去横店探个班。结果老俩口惦记着放在隔壁春家寄养的强强,也吵吵着在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返回了青岛。

……

不过话也说回来如今的六六早已不是什么不知名的新加坡女作家,她也火了。如果说《双面胶》只是让她作为编剧在圈内崭露头角的话,那么《王贵与安娜》的火爆荧屏,让她彻底出圈了,名气从圈内延伸到了圈外。

原时空中,《王贵与安娜》先是在各个地方台播出,播着播着就火了,然后四大卫视黄金档同步播出。

但是现在不同,随着新皓传媒出品的电视剧屡创佳绩,《王贵与安娜》早已被四大卫视买下了首播权。

开年大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元旦的开年大戏,一种则是春节后的开年大戏。只是今年元旦后的开年大戏,除了央视一套的《闯关东》收视成绩斐然,叫好又叫座之外,其他各大卫视的开年大戏如梅亭主演的《兵变1938》、高西西的《男人底线》、张大胡子的低调之作《碧血剑》,以及王京的《雪山飞狐》纷纷都哑火。

这个时候《王贵与安娜》横空出世。首先作为题材相近的年代戏,不得不说多少沾了点去年热播的电视剧《金婚》的光。

当初小豆丁和导演程强还想蹭热点,把片名改成《我们的金婚时代》,结果被贺新和六六的联手反对,这才依旧选择了小说的原名。

其次演员阵容选择了郭韬和蒋琴琴这两位相对观众缘都极佳的演员。而且相比原版作为知性风格的人物,蒋琴琴显然比海青更加合适,至于郭韬嘛,只要看过《父母爱情》,就知道他在年代戏里的成色。

最后就是元旦的开年大戏几乎清一色都是男人戏,难得有部温馨的、烟火气十足、吵吵闹闹,又带点喜剧色彩年代家庭温馨情感剧,就格外受到观众的青睐。

根据京城卫视的收视率统计,《王贵与安娜》的收视率达到了8.1%,高峰时甚至都超过10,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