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选择进工厂(1/2)

第258章 选择进工厂

等曾云风再次醒来的时候,再次来到的是一个现代世界,每个人嘴里说话的时候都带着明显的京腔。

这是一个1977年的中原社会,身在四九城,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成涛,一个说话有些结巴的小伙子。

这个时代知青刚刚返乡,即将恢复高考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可是也因为高考停止,所以这些年这个小伙子李成涛一直没有念到什么书。

现在很多知青返乡,四九城里要安排工作的年青人也是数不胜数,所以工作岗位稀缺,很多年轻人都在家里待业。

李成涛家里给他找了一个工作,在一食品厂的地方工作,这个时代,大家都住在大杂院儿里,满天在街道上广播上都能听得到这个时代呼唤的声音。

曾云风是满心的好奇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生活。

现在满大街传的声音,都是家里的孩子工作有着落了没?

每到一个新地点,曾云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和吸收当地的知识,在食品厂其实工作并不多,就是做面包和包装面包。

这些工作曾云风不要太熟,简单的不行,每天两点一线,上班下班回家。

生活虽然简单,可是和平安乐,曾云风想想如果一直过这样的过日子,其实也挺好的,然后娶一个媳妇儿,踏踏实实生个娃。

街上人穿的很多都是制服,年轻人最喜欢穿的裤子也是军绿,大多数衣服深蓝色的和灰色的居多,而特别哨的衣服还是比较少的。

京城的这种院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这个院子敞亮,坏处就是这个院子厕所不方便,因住的人太多了,所以厕所一般都建在外面。

当然了,这也是京城四合院中的大杂院儿和民居平房,如果真的是住的那些王爷府,王公大臣的府邸,可能四合院儿的情况都要好很多,规划的也会好很多,可是现在这些地方,他也住不上。

京城的胡同十分得多,也十分的错杂,可是有一点,那就是十分干净,收破烂的基本上都收拾完了,没什么垃圾。

也是现在交易限制很多,这种买卖古董的行为现在都会定义为投机倒把,基本上没有人敢卖,曾云风用零散时间悄悄地收集一些还是可以,自己盘着玩到是也没有问题。

这些玩意儿是原先贵族留下来的平常的家伙事儿,可是流传到现在就已经很值钱了,其中包括明王朝的元朝的甚至宋代,甚至更往前。

在北海公园,很多人都会想起一首歌,那就是很多人小时候的童年的回忆“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般这个四合院是有厕所的,可是因为人住的多了,厕所那一间儿现在基本上都被推掉,然后改成住人了。

他住的大杂院儿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地方,是被打通了好几个院子,前后院都打通,每个院子的差不多一边房子都住着一户人家,这算是一户,这一户有可能有五六七八口。

京城现在有很多景致非常好的地方,是散心的好场所,比如天坛北海公园等好几个地方,都可以去郊游解闷。

这里的亭台楼阁几乎可以说得上整个中原园林建造的极品。

现在的货币最大的面值也就十块钱一张,现在的钱也真是值钱,有的人挣一天挣的工分儿才一毛多。

现代人很少能够珍惜这样的生活,在明朝时期边境经常被蒙古人劫掠,那时候除了整个京城周边,其他的地方都不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永乐皇帝朱棣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甚至五次出征蒙古的原因。

他每天的两点一线,工作说起来其实很枯燥,其实主要原因是他只有一个人。

战争和动乱的时候,很多人都把家里的宝贝玩意儿全部藏起来,那些收藏这些宝贝的人把这些宝贝玩意儿都是当做亲儿子一样疼,怎么可能让它们轻易流失出去。

不把这些游牧民族全部搞定,中原的这些人根本就没法儿安定的生活,到了近代没办法把列强赶出去,道理也是同样的。

杨柳依依,清风阵阵,曾云风站在这北海公园的湖旁,静静的思考着以后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