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攻守的变换(1/2)

第256章 攻守的变换

瓦剌军队大规模溃败,可仍然带着朱祁镇逃离漠北,接下来的战斗可就不仅仅是在长城以内开打,这是一场整个大明朝的屈辱战争,需要整个大明国将士奋起发力。

大明横扫草原大漠,追逐于蒙古各部于漠北漠南等地,而瓦剌部选择避战不出遁于漠北深处,曾云风终于明白这些蒙古人为什么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还要攻击京城,看来是得到了瓦剌部的怂恿。

瓦剌部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削弱这些蒙古的其他部落,而蒙古中这几个尤其是蒙古大汗脱脱不的那支部落,估计跟也先他想的也是一样的。

这个策略跟当年的马哈木跟他儿子也先讲的是一模一样。

所有的部落都被大明朝削弱之后,大明朝慑于漠北的苦寒无力北上,这些瓦剌部的人就会被留下来。

这个时候,瓦剌部拿现在的皇帝朱祁镇来卖好大明朝,到时候瓦剌部又可以重新在漠北重振旗鼓,继而吞并现在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的草原诸部,重新发展壮大,甚至可以重新统一整个草原,走上铁木真的道路。

这个瓦剌部也先真是打了一手的好算盘,他赢了也是赢,输了也是赢。

这些草原的部族,就好像非洲草原的豺狗一样,他们一起相约进攻敌人,无法力敌抗衡时,就会逃走,然后等强敌离开,他们再回来吃掉自己的死去同伴的尸体,接着他们会围攻受伤的同伴,将自己的这些同伴啃食干净。

然后生育繁衍壮大自己的部族,重振旗鼓,然后再去发动新的进攻。

曾云风带领军队要在这里建立城池,还好这里也有基础,他将这里建立成日后的桥头堡,这也是永乐皇帝朱棣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你要让他知道,你比他富有,同样也比更他强大,你比他文明,同样你也可以比他更加残忍和暴虐。

大雪很快到来,寒冬会让整场战争继续不下去。

在打下了现在的忽兰忽失温地区之后,皇帝朱祁钰开始回銮,接下来这种事情,就要靠曾云风等将领来操作,因皇帝不可能离开京城太久,而像永乐皇帝一直在外打,而且打好几年的事情,本来就不应该发生。

一旦明朝止步不前,就会很快被这些极度有侵略性和海盗属性的国家搅的乱七八糟,他们和这些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喜欢和强大的国家做朋友,但是弱小的国家会被她们直接无视。

皇帝朱祁钰在曾云风的建议之下,建立了草原部落仆从军,以以夷制夷的方法攻打草原,这样会让整个大明朝都减一份力气,这种方法不是没有人用过。

而大同的军队也纷纷赶到这里汇合,另一面也准备从哈密卫出兵向北以及向东攻打和准备和现在的曾云风的部队在杭爱山附近会合,然后一举吞并整个现在由哈密卫和到斡难河组成直线内的草原疆域。

这是他们的本性,或者说是他们的本能,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文明进化程度比起大明王朝来说,要差的远的多,跟他们讲道理是根本讲不通的。

学汉文,讲汉话,穿汉服,那么一切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中原民族并不太在乎血统。

大明朝一路推进,从大同出发,一路上吞并了无数的草原部落。

15世纪上半叶以前的世界历史,西方几乎都是空白的,到了15世纪末,整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才让整个西方开始逐步的对世界开始了解,这也是曾云风最担心的地方。

这也是大明朝组建草原骑兵最佳的时机,而且明军已经控制了忽兰忽失温。

自从13世纪东欧被蒙古人占领之后,整个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的地盘,而游牧民族放牧是要吃草的,极北的地区,大片大片的森林,哪有什么草可以吃,而且天气极度寒冷。

针对蒙古的诸多政策早已经建立好了,等待的就是一个时机,现在就是那个最好的时机,这一次土木堡之战以及京城的围城战,草原损失重大。

为了不大量的消耗大明的国力,现在的皇帝朱祁钰已经开始回銮,从京城围城开始到皇帝重新确立,直到勤王兵马的到来,让大明朝有了喘息。

最难打的就是从大同出发的军队,他们要翻山越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