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夏掌柜人脉(1/2)

第139章 夏掌柜人脉

山东现在大荒,粮食就是命,这一船的人都是逃难闯关东的,在这个灾荒之年,粮食是多么的重要,这个时代两个字难住无数人。

曾云风明白,这个时间段让人吃饱饭这件事情就已经可以让很多人卖出自己的性命。

船在又漂了一日,第五天,终究还是有人坚持不住了。

其中一个姓夏的说自己是掌柜,已经饿得头昏眼,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厚着脸皮向传杰讨一些吃的东西,现在船上还剩下吃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

传杰现在还是个孩子,哪里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样的事情。

这位夏掌柜没有办法,只能低声恳求,他饿的已经完全没有力气了,今天已经是第五天,再不吃东西这个人十有八九要饿死。

曾云风看到掏出自己衣服里面仅剩的一块纸一样的煎饼,给这个姓夏的吃了,但是曾云风怀里的这点那里够吃,这位曾云风母亲着实是一个善良的好心人,又让传杰将怀中的这一些烙的煎饼分了一些给这位所谓的姓夏的人吃。

夏掌柜吃了之后恢复了一些力气,不久之后,在晚上船终于靠岸,到达了庄河,船上的人饿死了十几个,曾云风都不忍心看。

一路艰辛,总算是有了终点,当双脚踏上陆地的那一刻开始,曾云风信心终于渐渐回来。

果然不出曾云风所料,现在整个旅顺城,可谓是尸横遍野。

夏掌柜在这个辽东之地还是关系很深厚的,他将曾云风母子三人安排在这里居住,曾云风现在的主要的事情就是多看多学多了解,真正的融入这个家庭。

东北四岛国人每到一个地方不把他杀光,抢光,怎么可能会轻易的离开,而且现在的旅顺也不归东北四岛国人管。

他们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讨生活求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无数的人要盘剥他们,欺压他人。

还好,现在的辽东比山东要好很多,现在的辽东种地还是很富裕的。

可见这位便宜老爹应该也是有功夫在身的,但是和当年的自己比,应该还是差很远,自己当年可是在义和团最后的运动中将洋人接近4万多人只让他很少的一部分回去,而且大多都是带上,让他们在中原几乎流尽鲜血。

曾云风深深地知道当年在山东闹义和团闹到什么样的地步。

曾云风知道,在他这里住几天,对他来讲,这三个人肯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半个小子吃死一个老子。

这位夏掌柜的妻儿还在旅顺,夏掌柜急得要死,坚持要到旅顺去看一看自己的妻儿的情况。

曾云风看到这里知道这位夏掌柜可谓是人情练达的人,很多事情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对人际交往也是十分的擅长。

这些小院儿里种田的家伙式儿倒是挺足,各种各样都有,看来他们家过得虽然不是太富裕,但是能够吃得饱饭。

日后的革命为什么会进行的那么顺利?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内,是国人太失望了。

这十几年来的历史必定会成为日后国人翻起来都会流泪的历史,落后一定会挨打,战火烧到旅顺,夏掌柜全家死得只剩一个女儿。

而听自己的老娘讲,这位所谓的自己的便宜,老爹朱开山也是一个义和团的人,名号还是响当当的,叫做大刀朱开山,他的故事还被人编成段子在各地变成说书的事情。

东北四岛国人到了当地,肯定是掠取任何他能够得到的资源和财富。

坐着火车到达三江口元宝镇之后,这里的人虽然面目上有些麻木,但是比起在船上的那些人面色要好很多了,看来这里的人还算能够吃得饱。

夏掌柜毕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即使在临走之前一再托这位老孟大哥照顾曾云风母子三人,特地说:“这三人是我的救命恩人,在老孟大哥这里住几天。让您务必关照好。”。

这在历史上谁能相信,两个其他国家开战,居然杀伤的不是东北四岛国人,也不是沙俄帝国人,而是中原人。

最开始的西宫太后慈禧,对革命党的镇压是多么的凌厉,但是慈禧死后,整个清朝听到所谓的革命党也就没有那么抵触和反感,也不敢动手去做这件事情,只想清王朝的统治延续下去。

曾云风听到这里叹了口气,东北四岛国和沙俄帝国在中原开战,闯进中原的旅顺城杀人无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