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手艺人,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1/2)
第302章 手艺人,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去刘来财的农家乐买了些水果回来,宁飞回到道观。
“冬天了,也该储存些粮食了。”
宁飞先去后面的菜地拔了些萝卜,打算腌制一道萝卜出来。
腌萝卜又酸又脆,吃饭的时候吃一根爽滑可口,既催食又下饭,还有利肠道。
对于宁飞来说,清风观的咸菜是一年四季都不断的。
腌萝卜、腌小黄瓜、腌白菜、腌茄子、泡椒等等,提到这些,都让人口舌生津。
以前清风观日子清苦的时候,都是吃着馒头就咸菜,不过宁飞和白远澈都是腌咸菜高手,所以吃着也舒服。
“咸菜快吃光了,我打算腌制些萝卜。”
“咸菜是我们华夏的一种传统美食,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网友们都是纷纷点头表示赞扬。
“而且小的时候我师父每年都会做,看的次数多了我也就学会了。”
现在时代不断发展,这些华夏传统手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腌萝卜简单方便,而且吃起来非常的香脆可口,又酸又甜,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黑色的调料混合着红色的小辣椒片、白色的蒜片和姜片,看上去就相当的不错。
就这么连着做了四串,只能稀凝固之后,便是诱人的冰葫芦。
“我们的传承源远流长,那个小地方连泡菜都要碰瓷,也就这境界了。”
去王奶奶家里倒也自在,毕竟是长辈,总要孝敬的。
“是啊,去我师父那里看了看。”宁飞笑道。
“我师父做人也是一绝,以前也靠着这个在村里赚过一些钱。”
听宁飞这么一说,大家也是称赞不已。
萝卜洗干净,切条,放入盐,用手拌一拌,先腌制一个小时。
“宁飞,回来了。”秦正看到宁飞,也是笑呵呵的说道。
前一段时间秦正去清风观,看到清风观外有梅莫名盛开,环境清幽,变得非常的气派,他就知道清风观不简单。
宁飞笑着说道。
对此,宁飞也没有解释。
这事他当然不会说出去。
然而,腌泡菜只是宁飞今天的前缀。
他做的冰葫芦,是给王奶奶做的。
宁飞在灶房的火炉上,慢慢煮着绵白。
白萝卜腌制好后,宁飞开始调配料。
宁飞将萝卜从地里拔出来,洗干净,同时解说道。
“只不过现在美食太多,冰葫芦倒也渐渐没落。”
秧歌队伍扭得很好,周围敲锣打鼓声、人们的叫好声不绝于耳。
秦正也信一些东西,他认为宁飞是有大气运的人。
小凤偶尔出现在镜头中,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大家惊讶道几天不见,怎么小凤变得这样了?
画面中的小凤,飞起来的时候三根尾翎飘在空中,格外的好看,姿势也比较的潇洒。
“各地的咸菜都各有特点,比如京都的水疙瘩、天浸的津东菜、保定的春不老,云南的韭菜、浦东那边的雪笋汤等等。”
“好家伙,冰葫芦都会做,真的是手艺人。”
网友们看着板子上的冰葫芦,每一串都泛着晶莹的光,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冰葫芦。”
再之后,宁飞又去了村长家拜年。
腌萝卜很简单。
有网友这个时候说道:
“宁观主,前一阶段泡菜国网友说泡菜是他们发明的,还攻击我们的一位美食博主,这事你怎么看?”
然后第二天睡一白天,来村委会看会儿热闹,继续打麻将。
“就比如冰葫芦,秦山村没有卖冰葫芦的,所以我小时候认为那就是最好吃的东西。”
“有些地方,传承底蕴不足,他们才会迫切需要证明自己有传承。”
“当然,现在不这么看了。”
秦正正在村委会看秧歌队的表演,秦山村是传统的村子,每年都有秧歌队扭着秧歌去各家各户拜年,一般每户人家都会给秧歌队50或者100元的喜钱。
“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照着我的方法做。”
做冰葫芦最难的就是掌握好浆的黏稠度,好吃的冰葫芦,浆吃起来是不粘牙的,咯嘣咯嘣有吃水果的感觉。
宁飞将串好的山楂在冰翻起的泡沫上轻轻转动,裹上薄薄的一层,然后将冰放在刷了植物油的板子上晾着。
“不是给小孩,是给一个对我很重要的人。”
“+1,搞得我现在非常想吃萝卜干。”
这个时候,宁飞将冰葫芦做完,也是对大家解释道:
“在曾经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人做梦都想吃冰葫芦。”
“真是个宝藏主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