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金州十狼将(1/2)
保国公唐清安的奠文一出。
除了祭奠那自杀卫国的官员的内容,还明确指出,金江军是遵循皇命,吊民伐罪,安定地方,各地不应该抵抗。
在山东。
随着奠文,还有七十多名官员坐船抵达登莱,奔赴各地。
以及终于调转完毕,让他们还带着大量的粮食,合计十余万石玉米,番薯,稻米,咸鱼干等。
官员们召集当地的大户,严令大户不得屯粮,粮商不得抬价,双管齐下,加上从金州运来的粮食,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山东日益飞涨的粮价压了下来。
人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但人心是存在的。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金江镇的做法,先是保障了百姓们的生活,又派了大量的实干官员组织了地方。
“根据情报,对面的是流民军的老贼,这番的表现,才是理所应当。”
有心算无心。
金州的工匠已经能打磨出来。
一则老黑杆手里人马太少,二则金江军名头太大。
相比军事,唐清安更在乎地方上的治理。
造反的时候,谁都不敢暴露真名,害怕牵连家乡的亲族。
他们的信念。
已经是金江镇超凡的势力。
常年冰霜作伴,人畜罕至。
“所以不到两个月,山东不但恢复了平静,又招募了五六万的民夫,以及组织了七八万的无粮之民。”
镜片。
越往东和北的方向,天气越是苦寒,往东到库页岛,一年下雪八个月,只有两三个月见不到雪。
开封是古都,名气大,又是河南首府,在这方面,龙在前考虑不周。
所需要的条件,皆做了充分的准备。
现在金江军的火炮,不是前明的大号火铳,两者的后坐力有天壤之别。
黄河口只有上千流民军驻守,而朱秀带领十万大军,这种小事牵扯不到唐清安的注意力。
孔家族长亲自渡船去金州,拜见保国公,以保住门楣。
单论金江军和流民军现在的形势,其实流民军不该把大本营设立在开封。
金江镇官员二把手,右支使顾道初,抵达济南府,开始重新组建官府。
所以目前的规划,移民到奴儿干的人口,主要还是在这两个区域,也就是后世的吉林与黑龙江。
赵赫攻打的是南边的一处滩岸。
金州已然习惯。
例如中青代的将领,以五虎将为代表。
金江镇人才踊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无数人才合谋下的战略,哪里是刚刚站稳脚跟的龙在前能应对的。
单筒望远镜也就随之而出,成为了军中的装备,深受水师们的喜爱。
军校。
北方各地汉人不是同样没有抵抗。
深知形势危急的余有朋,知道除非靠着黄河之利,阻止金江军渡河,否则他没有时间等到救援。
好多当初正值壮年的青壮,现如今垂垂老矣,再也跑不动了。
岳武穆北伐。
他们虽然接受了流民军的统治,但内心其实并不坚定。
“天要变了。”
再过几年十余年,这些人就会是游击,分守,参将,可以独领一方大军作战。
十狼将都是军学堂的毕业生。
极北苦寒之地的军屯,都要由金州供应,还做不到自给自足,至少要三年的时间。
这里是一处缓坡,士兵下船后,可以直接跑上去,当然,先要解决对面的守兵。
往北也是如此。
流民军力量不足。
从城武进入山东。
说来说去。
所有经过军学校的人,都能看到巨大的石碑,上面雕刻的大字。
后方。
“挡到最后一人。”
……
“狗兵的炮火太犀利,只怕兄弟们挡不住。”
就是前年年底,在蓬莱闹出事的两百军校出身的士兵。
……
……
两百余名守兵的流民军,工事不但被摧毁,伤亡也不轻。
炮弹只有一发落入了流民军的阵地,其余的都打到了空地上。
就算有人心里不满,也做不出反抗。
军纪为命。
绕路也同样需要强攻。
而开封城离山东太近,给了金江军突袭的机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既掩饰了金江军的动向,也为金江军主力铺平道路。
他们更加不怕死,也不怕苦,以上战场为荣。
在将军的敬重下,有军学校的先生,竟然敢跑到将军面前,坚持保下军学生。
炮兵们艰苦的忍着颠簸,十分辛苦才重新装填入炮弹,而船只仍然处于晃动中。
“轰隆隆。”
“再打下去兄弟们要死完了,点子扎手,扯呼吧。”
波澜不惊之间,纳入了金江镇的统治。
否则金江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抵达开封。
这天下,终将落入保国公。
第三轮齐射。
李成才与赵赫两人闲时喝酒的时候,都会觉得纳闷。
全军唯有高呼,前进前进,再前进!
这种残酷的打法。
兰阳城池离黄河较远,火炮发不了威,考城离开封远,得不偿失,因此不如直接攻打仪丰。
而且为了新王,他不能跑。
金江镇每年有上十万的流民涌入,大量的青壮,在未彻底安置前,由官府组织修路修水利等工程。
其实合该他陷入此局。
李伯升内心忧虑。
头发已尽是白。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借黄河的地利,几城拱卫开封。
移民奴儿干,是唐清安亲自参与制定的计划。
前头列兵死了,后头列兵补上。
“嗖嗖嗖。”
对自己严苛到变态。
所以流民军的势力,并没有跃过黄河,进入山东境内,控制力反而只在停留在黄河西边的兰阳,仪封等城。
他不是不想跑,而是不能跑。
“金江军兵不血刃而入主中原,必定青史留名,受万世敬仰!”
二十余岁就跟随将军打仗,至今都已人过中年。
军学堂怎么尽是培养出虎狼之人。
“挡多久?要不要派点援兵?”
不可能一边应对金江军,一边又扩张地盘,而金江军的麻痹动作,让他们选择了扩张地盘。
捷报一封又一封。
一条从抚顺往东,途径建州卫,辉发城,吉河卫,兀也吾卫,也就是后世的吉林。
流民军好不容易在河南站住脚跟,有了今日的威望,他能跑,但后果太严重了。
以及归顺的北镇军,辽西军。
一条从铁岭往东北方向,过四平,通榆,抵达朵颜卫,还有更远的福余卫还在修建中。
而将军又极为尊重先生。
军司的战略太过完善。
遇到打着朝廷旗帜的金江军,没有官员敢反抗,也无心反抗。
兄弟们劝道。
非心中有信念,是做不到的。
而唐清安的奠文,不但没有激起其余官员们的抵抗,反而让各地朝廷的官员,放弃了准备。
流民军自己没有合格的官吏人才,所以只能依靠当地原来的官府力量。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望远镜的作用更大。
“轰隆隆。”
第二轮齐射。
处处都不如金江镇的准备完善,则处处落于下风。
七艘大船上的十二架火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二十年之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