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贾府落子(1/2)
“天下强兵劲马尽入贼寇之手,贼骑兵数万为一队,飘忽若风雨,过无坚城。”
程之信自从被封侯爵,说起话来也文绉绉。
言必称本侯。
只有从辽西带来的老部下,才知晓程之信的心意。
毕竟平辽侯的事迹摆在那,谁不想成为第二个平辽侯,今日的保国公。
朝廷下旨,让程之信北上剿匪。
程之信不愿意,下面的将领们也不愿意。
作为贼军的老对手,他们深知形式不同往日,以前是他们追着贼军打,现在去打贼军,纯属肉包子打狗。
“官军但尾其后问所向而已,卒或及之,马隤士饥。”
众将鸦雀无声。
西南不提。
在金陵有十二支族人。
“朝廷的人心,已经转移了,而大部分转移到了唐清安的身上。”
大周的儒学,先不提西方。
贾赦的图谋可不小。
信任是什么?
政治交换。
丽江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同样心向大周,藏书万卷。
“头,咱们打还是不打?”
史鼎很难从叛军手里逃出生天
王子腾点点头,没有否定。
自从当年虎口逃生,开始就地打粮,通过招降纳叛,招募流民青壮拼凑起了十余万大军。
就是这种消极的态度,道学仍然在云贵日益强盛。
北方不提。
只凭借四川本土的力量,是可以应对田永命的威胁,偏偏还有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
以前盼望的马上封侯,前些日子梦想成真,竟让他越发的骄纵。
他的弟弟史鼎,不愿意背叛皇帝,留在了京城,但却支持大哥带领族人回金陵。
例如固原总兵刘明先,宁夏总兵李坚等。
万一真有那天。
换句话说。
“贼首目前看起来得势,但是根基太浅,军队太杂,反而因为地盘大,分散了力量。”
“你懂个锤子。”
“贼首的新王,有坐天下的资格,但是他遇到的是唐清安。”
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
内部这些拥兵自重的将领,让本来还有余力的朝廷,直接失去了力量。
王子腾居中联络,拉拢当地的节度使,又恢复民兵乡兵,自保家乡。
此举是参考汉唐历史。
这片净土。
根基牢固,竟然比中原的新王都还要稳。
程之信同样如此。
心里生气,语气不善。
大周同样如此。
此举也引起很多土司的不满,认为木氏他们是叛徒。
杀土司。
这些土司作威作福,不遵守王化,行事残暴,在他眼里,那些土民都是他的潜在支持者。
但是无可奈何啊。
这些将领,比流民的危害还要大。
而这些内部将领的自立,不但削弱了朝廷的实力,又借着朝廷的名义,大量侵害地方。
四川周边的云南贵州。
定下了调子,然后就是拉拢王子腾他们。
消息传开后,还在河南的新王龙在前,当众大声嘲笑老伙计。
不但保存了中国先进的生产力,但也不可避免的,让旧有势力残喘了下来。
四大家族的政治力量,开始返回金陵。
要为遭受战火波及的中国,留下一片净土。
云贵川人口不丰,物产不足,特别是云贵,太过贫瘠了,无法供养大军,需要四川一地供养。
“凑五千兵应付。”
各地还能自保。
“打你个头。”
所以一边凑了五千老弱应付朝廷了事,一边上疏朝廷,说自己手里人马三十万,需要足够三十万的粮饷兵饷才能发动。
在这片土地上,根存了上千年的土司,土崩瓦解,为后来的改土归流打下了根基。
有些土司乐于现状,有些土司心中不忍,主动学习道学,在自己的部落建立书楼。
到底是贾府啊。
有大量的土司。
例如云南的丽江王。
“唐清安从国内各地收拢流民多年,又和国内保持了千丝万缕的关系,真到了那天,唐清安大兵所致,各地官员勋贵多半出城相迎,百姓乐于接受。”
南方的广东,集数省之力,打败了英国,彻底让西方的国家认清了现实。
“有时候令人惊悚,唐清安到底是不是人,如此布局天下的手段,论眼光之深远,恐怕无人能其左右。”
土民们就改变了态度。
队伍就不好带了。
他就不信了。
“朝廷已经失去了人心,人心才是朝廷的根基,失去了根基,朝廷就完蛋了。”
贾赦不满意王子腾,也不满意贾政,重心更放在自己的势力上。
其余的流民军头目,为难的说道。
有良知的统治者,必然会接纳道学。
“人心所向啊。”
而且朝廷给程之信的兵额才两万五千名。
就贼军手里的几支“死”兵,那被锋利的枪头捅入胸膛,眼睛都不眨的反杀对面的悍兵,谁敢与之捉对厮杀?
请汉人儒者来丽江给子弟们授课。
自己手里十余万兵马,天下尽可去得。
为了保住先进的生产力,可以忍受这些旧势力的存在。
王子腾无奈道。
然后就是江淮,金陵等东部地区。
田永命鄙视道。
靠着手工业的兴盛,工业品的垄断,虽然国内的商贸受到影响,但是国外的海贸却日益繁荣。
例如四川。
程之信早就想好了主意。
“竟然还有这么残忍的事?”
当地的核心权贵。
不过热血上头的程之信并不傻。
自己做的对还是错?
田永命势不可挡。
例如丽江,已经不再是当年纯粹的土官自治,而是土流结合的半自治态势。
平安节度使以剿匪的名义,带领几千兵撤到山东徐州一带,还有京营游击谢鲸,带领两千兵撤到淮安一带。
不但如此。
还有那不论眼前刀山火海,皆视死如归的骑兵,犹如城墙一般的冲撞,谁能挡得住?
建立玉嵩书院兴教化,修万卷楼,以满足家族子弟学习汉文化的需求。
此举受到唐清安的支持。
甄家被抄家,但是族人广盛。
读书人是不是旧势力?
先保后治。
流民军的危害,是外部的威胁,朝廷可以用自身的力量去对抗,哪怕自身的实力弱小。
治理土司,费力不讨好。
让流官地区开始变多。
“可咱们怎么向朝廷交差呢?”
“你就这么认定朝廷必亡?唐清安必定能坐天下?”
终于。
三十万的粮饷。
大字不识,不懂道理,习惯了遵守土司的命令。
所以今日的广东福建,形势反而安稳了。
当田永命抵达了四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四川到贵州,从贵州到云南,甚至乌斯藏南部。
只论东方。
造反还不简单。
这种环境下,造反有理。
导致的结果是,流民军还未侵入的地方,本来还可以远远不断支持朝廷,却陷入了瘫痪。
人心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