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金江军造反(1/2)
第530章 金江军造反
五省军务总督周豫昌,忙着在湖广招降各贼首,几支剿匪的军队,也在周边各地消灭负隅顽抗的流民军。
龙在前潜入秦岭,已有两年,漫长的时光里,活动于湖北,四川,陕西三省的交界处,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趁着外面的义军最低潮,官兵松懈之机,主力也尽在湖广,龙在前带领两千余的老兄弟,悄然闯入河南。
河南的灾情严重,民不果腹,不堪受死,期盼生机。
新王的名号,通过多年如一日的毫不动摇的奋战,名声传遍数省上下,连金陵等地,市井之间都有所耳闻。
于是人们翘首以盼,等待新王的到来,每当龙在前到一地,就有无数的流民主动加入他的队伍,手里的人马,滚雪球似的扩充到了五六万。
更令龙在前兴奋的事情,乃不可计数的老贼,不愿意接受招安,选择投靠他。
兵强马壮,连破鲁山、郏县、伊阳三县,再攻克宜阳。
所经之处不杀平民,唯杀官。
借着乘胜追击进攻永宁,破城后,义军把抓获的宗室勋贵,和地主豪绅一百多人,带到县西关“过堂”。
在他们的眼里,只要军司支持,哪怕只给他们数千兵,他们就能全夺登莱,为将军铺平入京的道路。
过堂时,人山人海,审讯后当场处决,每杀一人,人海则爆发震天的欢呼声。
又连克偃师、灵宝、新安、宝丰,准备拿下洛阳。
由节制使彭大海,镇使陶鏴,稽查使方士珍,经历柳湘莲四人全权负责日本之事。
“说起来,咱们都是老熟人,伱们中很多人认得我,我也认得你们中不少人。”
军校官兵一致的理念深入人心。
每到一地,龙在前必杀官,开粮赈民,远近流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杨春抬手打断了马定国的话。
但同样因为其父的结局,让他对朝廷失望,觉得朝廷失德,是造成百姓苦难的元凶。
但是失望之色,众人无法压抑。
马定国失落的说道。
平辽侯是后患,而农民军已成为了大患,拆东墙补西墙,皇帝急诏,命忠顺王领兵入河南剿匪。
程之信夜间翻来覆去,被窝里的美人也吸引不了他,胡思乱想中,被自己新的想法吓了一跳。
马定国一脸郑重的双手捧给杨春。
“对不起,我没有做好。”
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味,程之信突然觉得身上没了束缚,以往的规矩全部消失,没有人再能管他。
被招降的田永命,受龙在前的刺激,不愿意落其后,再次反叛领军攻入四川。
龙在前的队伍,不算跟随的流民后营,正兵兵力已达到十万人,更可惧的是,其中近一半的老兵。
“军司有错,为何不能指责。”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你现在不是学生了,是军人,要以军纪为重,不能像在学校那样。”
忠顺王思来想去,无可奈何,顾不上失去三万精兵后,自己亲手建立的防线还有多少的战力,只能救眼前的危险。
而明明眼前多次的机会,竭力向军司汇报,等来一直都是拒绝。
以前高高在上的地方大户们,变得低声下气,主动求着他保护。
不要担心没有合适的战袍,我们与你穿一样的战衣,这样一来,你的战衣就是我们的战袍。
到了这个地步,龙在前兵马十余万,连破官兵,威望如日中升,已有问鼎之资。
心里升起一股恼羞成怒之火,马定国很快压抑住,他知道教官杨春是为了他好。
符合人性,适合社会的竞争。
~~~~~~
今年的形势变化太快,唐清安下令,第一镇第二镇收缩力量,保存势力,尽量不要节外生枝,为本镇做准备。
数省内唯一成建制的军队,只有程之信,另外一支的石柱宣抚使马方,面对田永命的进攻,步步败退。
石柱宣抚使马方撤回四川,锦州参将程之信一边收拢溃兵,一边避开新王不敢战。
第三镇加强老兵的操练,尽快恢复本镇实力。
延绥总兵王洪战死。
整兵完毕,忠顺王下达了全军出击,急行军开封,解开封之围。
登莱不受重视,连健全的编制都没有,只是金州军学堂的试炼场,由教官杨春带领毕业生在当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人们对军司不满。
“杨春有什么话传回来?”
登莱有两百名军校生。
人们皆唱。
听到老师的话,马定国一脸的失望。
唐清安内心一跳。
杨春认可马定国的计划,但是摇了摇头。
“这种感觉还不错。”
唐清安愣住了。
唐清安反应不过来。
这种话是废话,在场的人,没有一个觉得自己怕死,他们怕的是泯然于众,不能舒展志向。
至此。
马定国行了个军礼,不痛快的离开。
依托老兄弟为骨干,配以他的威望,以及复杂的形势,对军队的控制力不但没有下滑,反而高涨。
如今活下来的老流民军,谁不是百战之兵,身体的底子更是不差,有了统一的号令,加上龙在前的才能,发挥出了十成的威力。
所以人们都围上他,脸上尽显期盼之色。
至于那种超过年轻的成熟稳重,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是面对他最喜欢的学生,又是最激进的学生,杨春不想打消他的热情。
新任通政司薛蝌,慌张的跑了进来。
“你们手里沾染了很多我们兄弟的性命,但是我不怪你们,各为其主,战场上的事,怨不得你们。”
临洮总兵曹大旺战死。
“都是大老爷们,不学娘们那般扭扭捏捏,我也不藏着掖着,直言告诉尔等,尔等归顺我,为我打仗,打下京都,共坐天下,岂不美哉。”
“彩。”
周廷在几省的官府破坏殆尽,秩序已失。
相对于李如靖他们的这种圈子,马定国所在的圈子很小,相比也不受重视。
早日推翻朝廷,以将军的才能,让将军做皇帝,必定是对百姓最好的明君。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去探。”
“什么?”
但是流民区十馀万人,很多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马定国不服气的看向老师。
军学校虽然名字中带个军字,归根结底还是学校,学生们口中念着以军纪为重,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
他们比不上李如靖,比不上葛世峰,比不上前几期的学长们,这是机遇的问题。
说干就干,以他们这群人为核心,开始暗中联络其余的同袍,竟然没有一人告状。
他们有丰厚的军事知识,从小锻造体格,学习武艺,知晓各种战术,能文能武。
原本无数支各行其事的流民军,皆变为了大新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