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等我回来那天(2/2)

唐清安没有回答。

“等把你安排去了军中,我在告诉老爷身孕的事,然后请老爷出面,以照顾我的理由,派人去贾府把母亲接来金州。”

夜深人静,贾探春惊醒,在卧室之中,只觉无边的寂寞涌上心头,双手情不自禁的轻轻放在肚子上。

唐清安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两姐弟都是狠人,明白了姐姐的心意,贾环摇了摇头,“既然从军,不如去第四镇。”

用碳黑色描上了柳叶眉,更衬出皮肤白皙细腻。

第四镇不光是战事方面。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锦乡侯府必然支持将军,有他们挡在辽西军前面,我们只需要抽出部分兵力,即可帮忙守住北镇。”

遍观金江镇,只有陈德言适合试探将军,其余人都不行。

且出身朱门大贵之家,有志向,又有陈德言的教授,兼天资聪颖,是心性狠辣之人。

探春要把自己怀了身孕的这件事,做到利益最大化。

金江军五虎,皆来自于军校前几年,那时候国内勋贵子弟没有加入金州。

姑娘家才留刘海,但是金州女子以美为荣之风渐涨,所以很多规矩也就变了。

平辽侯府虽然把家业中关于草原的马市交给了官府,但丁胜安在草原的关系网还在。

前有秦钟,薛蝌,后有贾环。

身旁的贾鉴沉吟片刻,决定附和陈德言。

时也命也。

在唐清安看来,现在的大周还没有失去大义。

“辽西军不足为惧。”

母亲不是一下子变成的,很多事只能靠她自己揣摩。

“斗胆请问将军,何时入京。”

“从军。”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又仿佛有了变化。

流民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靠命来争天,养蛊相斗,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历数各朝之事,谁家也不能避免。

“当解决了日本之事,不论国内流民军情况如何,金江镇的重心将以国内为主。”

不论姐夫是什么心思,必定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在侍书的服侍下,穿戴好衣裳后,手上带着一个白色通透的玉镯子,一举一动皆引得纱衣有些波光流动之感。

通过和嬷嬷们的问话,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自己应该是有了身孕。

偏偏如此之姿容,探春口中说出来的话尽显端庄。

近些年来,军校里反而是国内勋贵子弟出风头,名气压过了金江镇内部子弟。

陈德言话锋一转,问出了在场人震惊的话,所有人怔住了,包括唐清安自己。

姐姐的能耐,他从小就看在眼里。

就怕遇到的是烂泥。

后来自己长大,娘才把姐姐小时候说的话告诉了自己,才懂了姐姐的心意。

在右翼得天独厚的优势下,竟然逼的很多台吉反对他,可见此人的治理能力,难以登堂入室。

他不怕忠顺王练新军,怕的是忠顺王治理了风气。

历史中黄台吉多次孤军冒险入关,目标是劫掠大明的物资,同样是为了八旗的生计而已。

但是贾环身份不同,是金江镇平辽侯夫人之胞弟。

她愿意扶弟弟,也必须扶。

可不要小看这份名气。

后金靠着关宁军的帮助,加上李自成的轻敌,打败了李自成,应对的是群龙无首,一片散沙的北方。

陈德言功臣身退。

~~~~~~

“忠顺王此人必除。”

两人一唱一和,明眼人都知道他们的主意。

名气代表了实力,起步就会更高,一步快步步快。

他露出笑容看向众人,解释道,“锦乡侯府成也北镇,败也北镇,因为与忠顺王之争,受到了排挤,如今更倾向我们金江镇。”

贾探春突然起身,一步步走到弟弟身旁,按住弟弟的肩膀。

姐姐是平辽侯夫人,如果生下的是儿子,那就是平辽侯嫡子,不但皇帝会赏赐,礼部也会造册登记,官面上的认可。

贾环惊愕的看向家姐。

当下的四大军镇,只有第四镇才是最好的机会。

金江镇里,很多人心急了,想要从将军口中,获得准确的答复,而不是以往那般含糊糊不清的说法。

但是那般下来的姐弟之情,终归难以亲近。

贾探春拒绝。

探春看了眼弟弟,知道弟弟已然想通透,心里感到了欣慰。

所以陈德言从京城回来了,圆满完成了任务。

随着他的解释,众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其中的局面很复杂,导致了战事一定很凶险,包括部分战事战败的方面。

流民军虽然起起落落,但终归还没有达到那一步,自己选择入关,面对的就是整个北方的反对。

一头秀丽的头发用挽起来,发髫上插着一根翡翠制成的玉簪子,别出心裁的做成了带叶青竹的模样,真让人以为她带了枝青竹在头上,额前薄而长的刘海整齐严谨。

“生生不息之长河,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道路多艰,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令人……”

“好,我听姐姐的。”

看着众人的神色,唐清安无奈的笑了笑。

所以名气不小,很多人都夸赞贾环。

小时候他不懂,只认为姐姐嫌弃他们,自己又想要和姐姐玩,又恨她嫌贫爱富。

换做稍有资质的人做他的位置,数百年才出现的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的机会,必定能轻易一统草原。

军校十年的发展,最开始的速成班已经只是剩一二,而且前程也越来越不如正规班。

陈德言紧紧追问。

金江镇有今日之规模,哪怕将军本人没有野心,他们也要推着将军往前走。

贾环怔住了。

如果姐夫不认嫡长子,那姐姐和外甥的未来怎么办,会不会有性命之忧?

他还想要继续观望。

流民军推翻了大明,在北方获得了地方上三成的支持,三成的观望,三成的反对。

贾探春思来想去,决定让弟弟贾环冒险去第一镇从军,至于能否平安归来,她也没有完全的把握。

从记事以来,姐姐是第一次这般亲近自己,离自己这么近,眼眶忍不住的湿润,努力憋回去。

“弟弟,一定要回来,娘还有我,家里人都等着靠你呢。”

贾环使劲点头。

“放心吧,姐。”

“当我回来那天,就是你和娘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