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武莽子的莽(1/2)
第517章 武莽子的莽
琉球国的汉人多。
从前明皇帝派来的数千船匠开始,靠着手里的技术,成为琉球国富裕的阶层,数百年的开枝散叶,加上时不时从国内迁移来的人口,汉人在琉球国的占比至少高达两成。
随着第四镇在琉球国的光复,汉人的实力达到了巅峰。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汉人的实力压过地方,逐渐发展为国家的土地,彻底与国家融为一体,极度的稳定。
哪怕国家衰败的时候,也不会有分裂之忧。
正如天下说。
阿敦看了眼罗科。
罗科一言不发。
有时候不讲理也是一种手段。
阿敦愤怒的说道。
“既然如此,为何又出尔反尔?”
只要把土地吃下去,事后就算朝鲜闹事,难道将军还会命第二镇吐出来不成。
当初老汗在时,科尔沁被蛮族打服了,就是蛮族的一条狗,如今打不过金江镇,又成为了金江镇的一条狗。
罗科脸色白一阵红一阵。
连带着军中也戒备了起来。
“制使大人误会,我等不敢违逆啊。”
阿敦不客气的反驳道。
终于引来了平辽侯的大怒。
武震孟盯着罗科。
唯独自己打交道的蛮族。
“军司的命令,你做的如何了?”
“人都称呼本使为制使,唯独你又造新词,称本使为帅,阴沟里的心思不止。”
他这里行不通,如被他抓住证据,必然会直截了当的送走。
反倒时常觉得平辽侯此人可欺,但是却不敢在武震孟面前有丝毫的表露。
不过对方是节制使,李成贤只能耐着性子说服他。
蛮族有什么生产力去互助科尔沁,又有什么底气去共存科尔沁,除了严苛的索糜,加上不断的消减对方人口之策,人家当然不是傻子。
不少蛮人嘴上讲着都是一家人,暗中小动作不断,各种挑拨离间,他已经忍耐了许久。
除了第三镇不能轻动,其余两镇都在开拓,武震孟不愿意落于人,准备莽干一场。
“实话告诉尔,军司的军令,就是出自本使的要求。”武震孟轻蔑的眼光盯着罗科。
李成贤笑骂道。
还是以前跟着将军好,身边哪里有人呱噪。
拳头大才是道理。
朝鲜的平原本就不多,都是有用的。朝鲜富裕的地区在西岸,西岸的黄海道,有一块载宁平原和一块延白平原。
这两年里吃饱了肚子,阿敦开始怀念起了父辈们的光彩,可惜,金江镇实力太强大了。
武震孟向来不讲道理,他说杀自己的头,就不会有顾忌,必然会动手。
“隔墙有耳,你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过,怎么可能不传到武震孟耳朵里。”
“军司下令抽调三千蛮兵去第四镇,此事稳住对方,让对方老老实实遵命即可,不要节外生枝。”
阿敦恨恨的骂道。
两人进京面圣,当着皇帝的面把金江镇的人称为辽人,递交的文书也写着辽人。
罗科甩了甩手,大步离开,他要亲自去见武震孟,希望对方能帮忙向军司求情。
草原人就很好。
武夫就是武夫,一点道理也不讲啊。
“我只要在宁平原,其余的土地我不碰。”
只靠咸兴平原,只能收支勉强平衡,遇到天时不好,反而还需外地供给粮食。
“军国大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否则不能妄动,需谨记国虽大,好战必亡之言。”
李成贤最后得知武震孟大骂了罗科,虽然觉得武震孟有点鲁莽,但也没有顾虑。
此人铁了心归顺金江镇,浑然不顾自己还是科尔沁的大汗。
“你天天把武莽子挂在嘴上,你就不能收敛点吗?”
汉人辽人。
“你不也散播辽人的说法。”
辽西有数千蛮人,在他们的鼓噪下,辽人的称呼传播的越来越广。
这就是他的底气。
“你真是个莽子。”
“好不容易才消除了两道内部遗留的朝鲜勋贵势力,外部和朝鲜取得平缓的局面,贸然打破平衡,只怕就控制不住朝鲜了。”
能成为金江镇四大节制使之一,武震孟有他独当一面的才,只不过这个才有些不符合主流的思路。
“他个狗娘养的还敢来见我。”
因为武震孟虽然不讲理,却不是胡闹之人。
汉人的扩张,以绝对数量人口的优势,才不会顾忌对方人口,而是乐于接纳对方。
他是武夫,不愿意顾忌太多的事情,顾忌多了,啥事也办不成。
“我算是明白了,为何把你叫做武莽子。”
有忠顺王的庇护,平辽侯奈何不了岳讬和硕讬,把怒气转移到了他们的头上。
武震孟烦躁的说道。
偌大的金江镇,不是靠运气捡便宜得来的,是靠着拳头一步步打下来的江山。
李成贤摇了摇头,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他放弃和武震孟讲理。
他当然是有脾气的,更也藏有不轨之心,现在被武震孟指着鼻子骂,却不敢出声反抗。
“是。”
武震孟不喜欢虚情假意,更不把当下蛮族的实力放在眼里,要闹正好一口气解决。
平安道不同。
“这土地我不拿,朝鲜就能养军,我不能养军;我拿了,我就能养军,朝鲜不能养军。”
跪在地上的罗科,一脸的不自然,畏手畏脚不敢动。
武震孟越说越气愤。
“尔再敢打断本使的话,本使必取你人头。”
罗科恨铁不成钢的看着阿敦。
武震孟拍了拍舆图。
“我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你们这些读书的。”
“师必有名,大功可就矣。”
武震孟冷然的看着罗科。
下次再有不改,他也不会轻易放过了。
他们现在实力弱,屋檐底下不得不低头,有些事就是能做不能说。
“当初我们拿下咸镜道和平安道,虽然屡经波折,但正因为占据名号,才大功告成。”
想到奥巴此人,阿敦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老奴世世代代食君之禄,承受国恩,举旗反叛的时候,在乎了读书人的道理么。
罗科被亲卫引进屋中,见到武震孟的身影,连忙拜见磕头。
武震孟手段狠辣,罗科内心实则畏惧此人,反而对于平辽侯,罗科不怎么畏惧。
“将军心善,本使可不是将军,眼里更容不得沙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