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帝国的黄昏(1/2)

第510章 帝国的黄昏

最大的一支流民军被打败,虽然没有抓到贼首,但也是大功一件,可偏偏五省军务总督周豫昌开心不起来。

从表面上看,周军的战斗力仍然强悍,只要补足钱粮,流民军则必败。

但是苦就苦在没有钱粮。

十几万大军汇聚在四川,严防死后,看似把流民军压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但实际上周豫昌已经支撑不下去。

七万五千名步兵,每名士兵每天只发给饷银五分,一年共需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

马兵三万六千名,每名每天只支饷银、草料银一钱,一年共需银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

两项合计共需银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两。这个饷额只够供客军十一万名兵员之用。

还有三四万名本地官兵的饷银,一年需要筹饷三四百万两银子。

柳湘莲认为有日本天皇,僧侣,大名各方势力暗中联合,又在京都天皇的地盘上。

军册上高达五十万规模的营兵,沉甸甸的压在心口,让人无法顺畅。

唐清安说道。

更深一层的用意,反而是为了避免刺杀成功。

以及北面林丹汗的威胁,会否趁着大周内乱南下,只要林丹汗有政治头脑,就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不但为大户们名正言顺吞并田亩大开方便之门,还加大了对贫苦百姓们搜括。”

陶杰说道,一边看向将军。

根子就是田地上。

陶杰笑骂道。

五十名老兵战死。

想要对国内动兵,就需要更改政策,开始积蓄,至少要准备二十万大军长途作战的物资补给。

林如海和谢有成先后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内阁首辅的位置,在他看来就是火坑。

那么新的贼寇就会死灰复燃,多年来剿匪的努力最终白费了力气。

闰三月,恭顺帝正式下诏加征剿饷。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号,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末将从湖广荆州、襄阳二府、河南南阳、开封二府过来,亲见地方数百里无一茎青草,人民相食,至不忍言。”

“我准备放开海禁,所有百姓都可以出海捕鱼。”

以金江镇的能力,每年能勉力收拢数十万流民,但是一下子有了上千万的灾民,金江镇怎么可能供应的来。

历史上后金多次入关,获得的人口和利益,都远不如金江镇如今的局面。

随着冯和离开内阁,他所谓的因粮输饷之策,立刻被废,施行不再区分税粮多少,按田亩一体加征。

林如海也是不赞成的。

将军提议的三年休生养息之策刚过了两年,并没有计划对国内用兵。

“此议为上策。”

“要彻底剿灭贼寇,需要大军,用大兵需要钱粮,不是出于公中,就是出于民间。”

而金江镇之所以还打着大周的旗号,是因为济州岛的海贸,以及国内的人口和物资。

去年一年从国内收拢了数十万流民,导致金江镇各库不足。以及三万驻守琉球国的第四镇。

这是军事方面的。

但是冯和的态度,让皇帝感到烦闷。

朝廷越是加派,他们吞并的越多。

不过百姓们可以请民间工匠打造小渔船,在沿海捕鱼为食,聊胜于无。

七成来自于辽东,一成来自于辽河套,一成来自于朝鲜和奴儿干,一成来自于海外商贸。

“湖广熟天下足,连湖广都遭了灾,可见如今内地的光景。”

金陵的商贸会禁绝,将军在国内的名声,也会败坏殆尽,人人视将军为祸害。

草原离不开军队,朝鲜离不开军队,奴儿干也离不开军队,还有水师越来越大的规模。

日本已经内乱。

杀光数省近千万的灾民。

可惜事情一件接一件,国力日疲,他延迟了又延迟,始终没有机会提起此事。

唐清安说道。

现在是朝廷因为灾民之事头疼,到了金江军入关,就是金江镇头疼灾民之事。

金江军的地盘铺的太大了。

“趁着国内民乱为平,我金江军西出,前后夹击京畿,顺势而下,唾手可得。”

冯和是聪明人,看得见根子,知道自己没有这个本事,但是谁让他被推上前台呢。

刺杀极其可能成功,如此反而便宜了德川忠长,不利于金江镇最终目的。

金江镇的商贸虽开,但是渔政未开,一直都是官府组织大海捕鱼,但是考虑目前的压力,理应支持百姓自行出海捕鱼。

还有百姓。

唐清安轻轻说道。

“今时今日之关内,何处不是大面积土地抛荒,地方官员提什么清查“溢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从太上皇时期开始的加派,至今三十余年,天下田亩七成归入他们手中。

皇帝得到了他想要的说法,这才满意的放过冯和,命他回去写奏疏呈上来。

恭顺帝一直想要改年号。

加派成为了毒药。

船政各船坞已经开足了马力,不发在生产多余的船只。

加派的次数越多,就越是无可救治。

果不其然。

谢有成是出于军事考虑。

众人都看着将军,等待他的决定。

“此事我心难安。”

随着天灾人祸,哪怕是川蜀,也有数百万灾民等着赈灾,更不提其余数省。

“劳什子查核“溢地”,说是百姓开垦的田地,超出了原先的田亩数额,查出之后计亩征税,对于解决增饷也不无小补。”

京城。

“保持现状。”

~~~~~~

金州。

冯和听到皇帝的询问,低着头一言不发。

大头还是山东。

以水师的运力,和海外汉商商船北上搭载的运力,今年至少可以收拢沿海流民一二十万。

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利润,解决了金江镇的军饷和官府开支,比起入关劫掠,那才是丢了西瓜拣芝麻。

前前后后动用至少数十万民夫。

朝廷不赈灾,永远需要面对生生不息的流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