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周世丰下狱(1/2)
第451章 周世丰下狱
按照约定。
当招募令下达后,七十七部需要出兵合计八千骑手,加上调入辽阳的两千新合军。
总共一万名骑兵,足够朱秀使用。
每年的春秋两季。
八千草原骑兵,和两千新合军,将在辽河套新城外举行练兵,各部都不得推诿和延误。
标志着金江镇,彻底收复了辽河套。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引起了忠顺王的担忧。
金江镇打败了蛮族,不但没有停止发展,而且地盘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
冯和知道原因。
刘一儒露出苦笑。
官员们日子好过了,养活了家人,养活了奴婢,养活了书童,出行车水马龙,日夜欢宴畅谈。
冯和受刘一儒举荐,提拔进内阁,刘一儒又是皇帝的恩师,所以近内阁后,不敢以同僚自居,处理事务皆以刘一儒为主。
最后烂成一锅粥。
百姓如韭菜,一茬又一茬。
反而还要朝廷派饷支援地方,亏空的漏洞越来越大。
“先生如何看?”
不久。
“往何处加派?”
“贼势猖獗,招抚为非,杀之良是。”
弹劾周世丰只是表面,最终指向的就是推荐周世丰的刘一儒。
感觉自己被欺骗的皇帝,直接下令捉拿陕西巡抚周世丰,认为自己被官员们欺骗,被流民们辜负。
最近以来,内阁首辅刘一儒越来越和善。
声势越来越浩大,有返回陕西的迹象,也有窜入四川与河南的踪迹。
太上皇当政时期,他接触不到政务,对太上皇打压官员的态度,还觉得太上皇昏聩。
冯和点点头。
居京不易,京官穷,武官也穷。
维持好日子需要人情。
所以义军的首领,绝大多数是用的绰号,没有人用真实的姓名。
他恨恨的看着刘一儒,骂道:“此人蒙蔽朕,败坏了陕西的时局,就不应该采取招抚之策。”
不巧的是,从山东开始,一直到陕西行都司所在的甘肃,整个北中国发生了饥荒。
在招抚前,义军面对官兵不敢抗拒,心里总是抱有幻想,只想着熬过天灾后,就回去故乡,因此有天然的畏惧之心。
当一支义军被身前的大河挡道,后方的官兵追上来,团团包围。
陕西,山西两地的义军连成片,还有少部窜入四川河南。
所以对刘一儒推荐的门生,感到了愤怒和厌烦。
陕西巡抚周世丰急奏。
这封奏疏,让他认为对方是大才。
有名的义军首领,短短的一二月,就被他们计杀了九十八人。
从这一年开始,大部分流民军坚定的抵抗官兵,发生了激烈的战事,官兵们再也无法像以往那般,轻易的打败流民军。
形势发生了变化。
刘一儒来牢房探望自己的得意门生。
刘一儒指着堆积如山的奏疏,对冯和叹道:“奏章虽多,乃各衙门旧题,流于虚表,虽然上的勤,实则空谈也。”
周世丰抱着牢门痛哭道。
征召民夫,征召物资,修葺城池,修缮公事。
看着弟子满是抱怨的话,刘一儒知道自己失败了。
……
御史不监督,地方尽是人情往来,一团和气,反而顾忌私情而不了了之。”
刘一儒长叹一声。
当下。
陕西无法加派,山西有乱民,为了不激化这两地,所以不能继续加派。
“只能加派。”
陕西各地对朝廷有期望的义军首领,大多被杀完了,剩下的是对朝廷彻底死心的义军首领。
皇帝看了眼老师,不耐烦的点点头。
忠顺王的奏疏抵达了朝廷,告知了金江镇的举动,告诫朝廷,如果不加强各地的军力,如果金江军造反,恐怕只扑京畿重地。
青壮战死后,后营的妇孺老幼,皆互相扶持投河而死,无人投降,预示了百姓毫不信任官府,不愿死在仇人的手中。
皇帝招来刘一儒,平静的问道。
想法是好的。
“山东,金陵,河南,湖广,江西,浙江。”
公文刚到了地方,层层派了下去,创造了差吏和乡绅的幸福时代,连片的田亩被他们吞并。
琵琶美酒夜光杯。
“让各地官员清理欠账,无一地施行,旧年亏空未除,新亏空反而已成。
周世丰被下了大牢。
流民和官府的态势,在这一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广东的战事勉力维持,辽西,天津,登莱二地,九边各镇,皆欠饷,一粒未派。
陕西的乡绅们,知道指望不上朝廷,联合懂实物的地方官员,诱杀受抚的义军首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