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凭什么我要去朝鲜(1/2)

第437章 凭什么我要去朝鲜

当搜寻了数百里之后,也没有找到要找的人,是不是因为草原太大,想要找个人,犹如大海捞针一般的困难,所以才找不到呢?

鞥绺布不清楚,无法妄下论断。

但是他心中有不好的预感。

不在继续浪费时间,他放弃了搜寻,率队返回本部,准备向巴图鲁汗示警。

科尔沁不稳。

沈阳。

新合军的军营。

成立的一支新的骑兵营,两千人的编制,有草原人,叶赫人,乞列迷人,还有汉人。

开春后就恢复了训练。

来自草原的三千匹马,留在了当地,提供给新合军骑兵营使用。

那么原本计划的意料外,少了骑兵营的开原大军,也就不能孤军深入,冒险收复奴儿干司。

但是更多的家长不是没时间,而是他忍受不了寂寞,不愿意吃陪伴孩子的苦而已。

路上。

“刘总兵为何发笑?”

光想用几句言语,就让孩子放下手机,天下哪里有这么美好的事情。

每回和蛮族的大战,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连熟悉草原形势的贾鉴都不知道,不知道草原形势的谢友成,无法判断,心中犹豫。

很多话,也只有刘承敏能随意说出来,旁人也不会有意见。

需要重新调动,本计划今年修生养息的骑兵老营。

不然也不会有官员感叹,事事皆弊。

草原人不用提,那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人,天人合一的境界。

受到将军思想的影响下。

听完朱文的话,刘承敏肯定的说道。

按照丁胜安派来的掌柜所言,年初就会定下份额,三四月的时候开始贸易。

金江军的三营老骑兵营,是军司的宝贝,历来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自己被刘承敏打趣。

哪怕身旁的章毅,他也只是来了兴致提了几嘴罢了。

朱文解释道。

“你能这么想,将军果然没有看错你。”

军司有军司的门道,可以直接联系到巴图鲁汗,朱文在沈阳,也可以派人去长城外的部落打探。

但是需要有耐心,对于他不懂的事,不是翻来覆去光用嘴去讲。

如此弊端下,辽东的百姓们,如何会善马善弓呢,而此两样却是前两者的生活方式。

当自己带领大军深入奴儿干司的时候,那么新合军骑兵营,一定会调到他的麾下。

叶赫人与乞列迷人,挑选的部落中会骑马的精壮,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弓艺娴熟的汉子。

调任新骑兵营的营总章毅,陪同在刘承敏身后,自信的向刘承敏介绍。

论两人的年龄,哪怕章毅已经是军中的后起之秀,可刘承敏比他还要小几岁。

长期保持下去,定然让孩子不在沉迷游戏。

说了多少遍道理,什么看手机伤眼睛,迷恋游戏耽误了学习云云,但孩子就是不听。

谢友成不敢耽搁,和贾鉴共同去找将军。

“好好干,埋头干,不要错过机会。”

现在蛮族已衰,没有理由再拉上朝鲜,督促朝下出军,那么新合军就是新的手段。

“还缺少一些,已经派了公文去催促金州方面。”

就像镇江的新合军。

在他看来。

“我信任将军,军司如此安排,肯定有将军的计划。”

而比起去年的份额,如今才不到四成,连那名掌柜都不敢置信。

想要孩子不玩手机,大人就要拿出时间,拿出精力陪伴孩子,用其他的方式,吸引孩子的目光,把注意力不放在手机上。

章毅露出苦笑。

新成立的骑兵营,不论是战斗力,还是在军中的资历,加上来源复杂,都不如原来的骑兵营。

“草原上肯定出事了。”

如果草原有动静的话,那么军司先前的计划,就要立刻重新调整过来。

儿子还很小。

新合军的骑兵营,日后不光会用于驻守沈阳。

在他穿越前。

是大哥一次新的尝试。

军中也是如此。

新合军磨练好后,定然会投入更多的战事中,不然何至于投入上百军校生。

朱文知道刘承敏担忧物资不足,影响开原出征的计划,所以笑着保证。

“有什么话要说?”

刘承敏言尽于此。

唐清安拉着长子唐晏乾,父子两在园中闲逛,边走边聊天。

他向很多家长说过这个道理,很多家长委屈的说自己没有时间。

刘承敏没有多言。

原来的辽东,肯定是有马政的,设立在永宁监城,整个永宁监城的军户,都用来养马。

冷热兵器共存的时代,但是要不了多久,热兵器终将成为主流。

要么是攻打赫图阿拉城,要么就是远征多尔衮。

两千穿着金江军制式骑甲,手持金江军旗帜,新合军骑兵营的骑兵们。

巡视完士兵,刘承敏回去了沈阳城,章毅亲自陪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