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都在吸贾府的血(2/2)
王子腾让薛宝钗嫁给平辽侯,以他的野心,肯定是不会只满足滕妻位置的。
很快就明白了大哥的用意。
答应的这般轻易,倒是令陈德言纳闷。
王夫人忍不住询问老爷,是否要派人去金州一番,如果要派人去,她好让王熙凤准备送去的礼物,以免慌乱出错。
贾政开拓之心不足,只想守成。
王子腾出门归来,从管家口中得知,陈德言递了拜帖,明日来拜见自己。
听到桂勇参与了编书,陈德言忍不住笑骂。
贾府哪怕没了实职,但是根深蒂固,连远在天边的广东,都能有关系极深的故旧。
大哥做事,向来是走一步,布局三步,用意颇深,非常人所能及。
陈德言知道光说感谢的话是废话,知道该说什么话,才能让王子腾满意。
不但京营节度使的职位没了,连九边的职位也没了,如今在京城高高挂起。
贾敬的死去。
对勋贵的打压重新抬头,北静郡王开始不出门。
桂勇纳闷的说道。
陈德言点点头。
“哼哼。”
“你是妇道人家,不懂外头的事。”
一个人之常情,就是人尽皆知的道理。
把京城最近发生的事思考了一遍,王子仁还在头疼,王子腾却想到了贾政。
贾母当初就是这般打算的。
林如海,柳湘莲……
陈德言估计想要让自己去试探贾政,甚至说服贾政。
他要把人情做足,做的让平辽侯都无话可说。
王家也正是靠着此势,才能让家族的门楣延续至今未倒。
自己为了家族,用尽了心思。
当初还顾忌名声,如今只知与世家子弟玩闹赌乐,典型的纨绔做派。
偌大的宁国府,成为了京城最高级的声色之地。
桂勇担忧起来。
作为聪明的人,首要条件就是不会认为别人是傻子。
王子腾思来想去,决定应该顺势而为。
没有和唐清安有过多交情的,竟然只有梅家,赖尚荣等故旧和门人。
程日兴、詹光、单聘仁、卜固修、嵇好古、胡斯来、王尔调一群人,纷纷关心的问道。
首辅刘一儒当权,其派遍布朝纲,加上皇权的稳固,陕西的民乱平息。
贾府兴,重稳首位,王府则从王子腾归京后,势力越来越困顿,至今未得实职。
见状。
前者和影响力最大的贾雨村结为了姻亲,后者和粤海禁军,薛家结为了姻亲。
细数下来。
不过他也没有担心王子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贾政不愿意冒风险,因为他没有危机感,王子腾充满了危机感,愿意去抓住。
王子腾没有耽搁,很快也派人管家,送上了他的名帖,要拜访贾政。
实际上,荣国府不论大房还是二房,皆是王家的女人做主。
王子腾露出了冷笑。
第二日。
“人人都知道朝廷必定会对付金江镇,贾政平庸,同样有此认识,却没有更高的眼界了。”
王子腾越来越肯定。
“我说服不了贾政。”
他们贾府本是国公的门第,且是开国的公爵,不是旁人可比。
万一朝廷要处置金江镇,他们贾府怎么办?
会不会受到影响?
贾政最近思来想去,突然感到惊悚。
唐清安这小子,不知不觉中,就把贾府一系的故旧都拉拢了一个遍。
贾赦和贾政观念不和。
王子腾去了书房,招来弟弟王子仁,两兄弟商议此事。
王子腾沉吟起来。
才顺利敲开了勋贵的大门,到如今成为各家的座上客。
根据王仁回来后所告知,贾府至今未派人去金州。
桂勇做事牢靠,但是勋贵之间最讲背景,桂勇只是小头目,勋贵不会与他打交道。
王府可没有贾府那么深厚的根基。
不光预示了太上皇时代的消散,也彻底让一门两国公的贾府,各自为政,不在齐心。
贾政从地方学政归来,现在是京官。
他在贾府就是这么做的。
王子腾知道自己死后,家族很难再保住门楣。
贾政不足惧,成不了大事。
四大家族同气连枝。
陈德言登门,果然如王子腾所料,是关于贾政的事情,他一口同意,没有半点推诿。
所以他不知贾政的为人,所以才纳闷贾政的行为。
贾政此人,虽然知道风险越大利益越大的道理,却怎么会有这等胆量呢。
不光锦乡侯府确认了唐清安不会造反,王子腾让王仁去了金州,也得到了保证不会造反。
可惜。
乃至红楼原文中。
说来说去。
王子腾却不同。
书他虽然没有看到,这种书当然管控严格,不会轻易在民间散发,不过他听了桂勇告知了一些。
贾敬当年让他留在京城,他嘴上没反对,转过身就背叛了,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自己竟然没看出来啊。
这小子和王子腾是一样的人。
贾政恨恨的想到。
都巴巴的吸贾府的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