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天下第一关(1/2)

第404章 天下第一关

北镇。

山东布政司下文,从山东调集民夫,奔赴北镇修葺城墙,费了众多的物力人力。

让残破不堪的城池,又露出了轮廓,恢复了部分的作用。

一两年的时光,分别从国内征调了三批,合计八千军,新立为北镇军。

国之初的十数万北镇军,乃至数年前的七八万北镇军,现在的规模比起以往,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李长松想要光复家族,需要走的道路仍然长远。

至少。

三年内让北镇军军力达到五万。

只要皇上支持,他有这份信心,唯独辽西的忠顺王,成为了他的拦路虎。

当初蛮族进攻辽西,已经夺下锦州,整个辽西人心慌慌,唯独山海关的将领,虽然纹丝不动,但关中士兵的士气毫不动摇。

而关于蛮族归顺的事情,两地往返的时间,加上朝廷争议的时间,恐怕等消息有了结果,黄菜也凉了。

几名骑手。

军司衙门仿佛人体的大脑,调度军中各事,让军营犹如一个整体,井然有序。

“恕我无法同意,忠顺王想要号令北镇军可以,只要他有兵部的公文,我就支持。”

所以听到图门的话,山海关的官员们,心中感到震惊,难道平辽侯真的有野心?

不过他们倒是不惧,虽然没见过金江军,但是山海关之威,非人力可破。

“天色已晚,诸位回去歇息吧。”

谢友成问难道。

沈阳有蛮族五六万军,大辽河有他们八万军,金江军首尾不能兼顾,只能选择退军保持现状。

而且就算想要调动兵力,也需要有兵部的公文。

锦乡侯府用尽了京城关系,好不容易通过朝廷,让皇上开了金口,命忠顺王放人。

但是让贾鉴去问问他,林丹汗是否会放弃攻打他?

如果他认为林丹汗不会放弃攻打他,想要我的支援,那么他愿不愿意先帮我一个忙呢?”

谢友成不敢信。

北镇未被蛮族攻陷前,整个辽西有数十万人口。

李长松是节度使,谁敢对他硬来,不怕朝廷的追究?

守兵和将领有来自辽东的,也有来自国内各地的。

远处。

不过他的实力不足,并不放在自己心上,没有造成多大的麻烦。

长城的起点山海关。

朱振杰又反驳道。

“从山海关调两万军,相熟草原部落求一万军,我们本部四万军,直接入北镇,接管一万北镇军。

图门却神神秘秘,不置可否。

百年来何时这般的低声下气过?

不过想要恢复家族实力而已。

图门见目的达成,也不在多言,把想象留给诸人,面色如常的和众人进入城中。

例如已经多次证明战斗力的四川白杆兵和浙江兵,各征召了数千,在山海关驻守。

山海关左边的险要山中,修建了角山关,同样以石头铸成,高近两丈。

唐清安点点头。

唐清安点点头。

周围的卫城都是如此坚固,更不提山海关主关,大周工匠技术的结晶,全部在山海关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平辽侯的争议虽多,却没有会这么说他。

八万军在此。

左钦愣了愣。

不提辽西军目前的战斗力如何。

数十座营寨,十余万大军,涉及事务繁多,头绪千丝万缕,皆不可掉以轻心。

如此就有八万军,抵达大辽河,金江军必撤军。”

最新的一批三千新兵,经过山海关,目的地是北镇,半道又被忠顺王扣下。

李长松冷冷的说道。

史鼐去职后,新上任的魏毅,刚到任就想要给自己下马威,要对付自己。

战前。

城东不到五里还有威远城作为进攻的据点,为控制关城和渤海边的地段,并铸有宁海城和海岸边的老龙头。

辽东和辽西修建了长长的城墙,奴儿干司太远且大,则没有修建长城。

而沈阳事大,以忠顺王之心,又如何会放松警惕呢,定然亲自督战才是。”

为了加强自己的说服了,图门又主动说道。

他们家。

“此事对辽西有利,忠顺王的口信,请节度使以国事为重。”

组成的辐射式环形城堡群,拱卫山海关。

史鼐,魏毅,忠顺王。

前番和谈都差点成功,最后毁于谣言。

想到军营之中,又是夜晚,不好轻易的走动,且没有提前布置,以免引起骚动,放弃了心中的想法。

“北镇军如果反抗怎么办?”

唐清安掀开布帘,周围的亲卫们纹丝不动。

“沈阳已经被围。”

李长松犹如愤怒的猫。

去年金江军牵头,联合攻打蛮族,部分辽民逃入辽西,才重新恢复了十余万人口。

真要是八万大军抵达大辽河,金江军至少要分兵三四万驻守海州才能放心。

随后。

沈阳光复是朝廷大事,而忠顺王兵力不足,想要借调山海关的几部精兵。”

锦乡侯府小心翼翼的在京城维持各家的关系,努力创造机会,几番波折才有了目前的局面。

随着金江军的攻势展开,一个个的胜利,蛮族各处防线的失守,所以蛮族重新派了使者,不在提和谈,改为了归顺。

谢友成拿到李长松的书信,看完后不敢怠慢,连忙跑去将军的住处,侍卫们知道是大事,连忙进帐,叫醒了刚躺下的唐清安。

就和金江军前去福建一样的道理。

“不必理会李长松。”

程之信终于还是说道。

谢友成没有推诿,带着众人和将军告辞后,离开了大帐,唐清安在亲卫们的保护下,回去了不远处,自己的营帐。

一座座帐篷,犹如树林一般,遮挡人们的视线,唐清安的目光,只经过几座帐篷,就再也穿透不过去。

辽西的军力,草原部落的军力,加上蛮族的军力,足以稳定辽东目前的局势,牵制住金江军不能轻举妄动。

史鼐屡次帮助自己,促进了金江镇的发展。

仿佛不逼得金江军造反誓不罢休。

那么只能行此策,以让平辽侯退军,保存下蛮族,等待朝廷的决议。

但是图门不是辽西的将领,他是忠顺王从国内带来的。

将门出身的图门,见过九边的边城,但多么巍峨的城池,也比不上山海关。

当年。

图门去了山海关,忠顺王又派人去联络辽西关外的草原部落,请求联军,协助大周收复沈阳。

现在归顺之事,无人有理由反对,忠顺王认为朝廷必然同意。

忠顺王认可了图门的计策。

金江军敢不退兵?

那时候就不是锦州军担忧金江军敢不敢造反,而是金江军担忧锦州军,会不会偷袭他们的粮道。

“终归还是要想个办法才是。”

“蛮族已经承诺归顺朝廷,金江军不应该发动进攻,而是应该等朝廷的决定。”

如果是一般的将领,是不会这么快被引进的,不过图门是代表忠顺王,所以山海关总兵左钦不敢怠慢。

此事大有可为。

太过异想天开。

他带着任务而来,哪怕知道会惹得李长松不快,他也不能不说,只希望不要影响私谊。

“平辽侯如何会造反?”

以剩余的锦州军为核心,忠顺王重新募兵,加上国内调兵,锦州军军力已超过四万。

身负重任的图门,又一次回到了山海关,望着前面的山海关兴叹。

虽然没有肯定的说平辽侯有造反之心,不过这番装模作样,到底让众人心中,产生了疑虑。

提供军司官员办公的几座帐篷,谢友成挑灯继续处理公务。

北镇军有八千军,另外新征募的三千军,被忠顺王扣下,锦州军有四万军。

想要掌控山海关的守军,北镇军,联合锦州军,出军至大辽河,名义上协助金江军,实际上威胁金江军。

听到图门的感叹,众人都没有意见,且习以为常。

驻军在大辽河,不和金江军发生冲突,但是让金江军的粮道暴露在锦州军的眼下。

“他拉拢草原部落,我们也拉拢草原部落,奥巴不愿意帮我们打蛮族,我同意他的行为。

其余不提。

这是个谎言。

众人都没有主意,或者说不想和北镇撕破脸。

金江军是大周的军队,从大周国内获得他们想要的,这是他们的优势,也可以变成劣势。

图门自信道。

和忠顺王的真实目的完全不相干。

哪怕是最偏的老龙头,城墙由整块的大石砌成,高三丈余,深入大海之中,不惧炮火。

蛮族屡次派使者,想要和金江镇和谈,皆被唐清安拒绝。

明明军力连当初的魏毅都不如,却让自己棘手。

大厅内。

图门坚定的说道。

山海关总兵府。

不久。

在士兵们举着灯笼的护送下,纷纷回去自己的住所,唯有谢友成告别了同僚后,却没有回去自己的帐篷。

他想要插手山海关之事,也不能说是越权。

哪怕前任辽东经略史鼐,或者魏毅,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沈阳城坚。

程之信,图门则是忠顺王的亲信。

在夜色下匆匆入营。

唯独忠顺王不同。

左钦等图门落座后,客气的询问道。

山海关的官员笑道。

图门的计策很简单。

刘英,赵雍,图门,程之信等人,皆望向忠顺王。

“平辽侯此人,哼,心大着呢。”

但是他真不敢得罪忠顺王,想着用什么借口,来推诿此事呢。

哪怕是金江军,也无法独自应对这许多势力。

今日在帐篷中带了许久,唐清安想要走一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