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真假难辨(1/2)

琉球王国的军队,已经被日本打败,而琉球国的王室,被萨摩藩虏去数年才放回。

萨摩藩派了众多的代官,监督和管理琉球王国,更是在收租的季节,会派军队来掠夺。

琉球国对于沈有容是陌生的地方。

根据从海外商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庞大的舰队,沿着海岛前进,时不时上岸打听。

琉球国除了本岛,周边海岛众多,很多岛是无人岛,有些岛只要几十人。

这些岛屿上的人口,更像是土著部落。

只有琉球国本岛,因为受到东方的文化影响,建筑,文化,语言都和前明,大周相似。

一路寻来,一路昭示金江军的的军威。

终于来到了琉球岛南部。

海面上数百艘船只,百余艘战船,沈有容保护舰队,由周苟儿带人登岸,接触琉球国官方。

有日本的代官,武士,以及投靠日本的琉球本土人士,翁盛继不认为大周军队能探清楚国内形势。

因此极力提出,先探知对方的来意,不论如何,可以先麻痹对方,赢得时间。

他该相信谁?

于是便命人把此人送回大船,虽然不知是否真实,照样提高了警戒,以防止被敌人偷袭。

加上琉球藩国的地位和朝鲜是一等的,往来非常的紧密,皆用汉姓为名。

换做是旁人,连番敢反对自己,押川公近早已拔刀砍了对方。

佐文闻言,神情失望。

散出去采买物资的军士,也被他急忙召了回来。

而且有移民的重任,更不可鲁莽行事。

虽然几百年来,被琉球本土同化,也影响了琉球国。

行文风格与日本御家流之祖尊圆法亲王十分相似,因此也被称作“尊圆城间”。

虽然不惧萨摩藩的战船,但是却怕返航时,受到其骚扰。

周苟儿倒是听懂了对方的话,却头痛起来。

码头上的官员早就不见了踪影,只有远处的一些百姓,好奇的望着此处。

当初萨摩藩入侵琉球国时。

日本靠近琉球,又比琉球势大,翁寄松从小亲近日本。

“回禀天将,外臣之兄乃三司官郑迥,外臣原本担任通事一职,因为家兄反对日本被杀。

“只是补给吗?”

鼓励琉球国人心,不要让琉球国本土势力失去信心,并促其行动起来。

因此导致多年前,甚至把幕府将军误认为是日本的国王,闹出了大笑话。

琉球国一草一物都是萨摩藩的,如何愿意便宜给大周的军队呢。

日本的代官押川公近,是萨摩藩小姓,当初跟随萨摩藩家臣桦山久高入侵琉球国。

介时。

归国后。

能熟练的说汉话,必定出身非常。

终于。

他们打仗是好手,在群体里面,没有一丝的惧色,可是当几人出面和人接触时,却都内向了起来。

谁知对方却否决了。

在萨摩藩入侵琉球国时,家族得以保留。

外臣也受到日本缉拿,一直隐姓埋名,现在见到天军,担忧天军为奸细所趁,才敢现身相告。”

当初前明为了帮助琉球国民政,派了几十名船匠到琉球,为琉球造船。

他告知佐文,诱骗大周官兵上岸。

翁盛继不赞成日本代官所言,趁着对方没有防备,突袭大周军队。

获得了补给的金江军舰队,终于离开了。

在旗舰上。

对方面见国王,琉球国国王是大周皇帝亲封的国王,大周军士定不敢慢待。

如此便利,可以命其不能携带兵器进入都城。

在码头上,主动送来了食物。

翁盛继是翁寄松第第三子。

双方的语言本就相近,指手画脚下来,竟然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王宫中。

所以这回的目的,就是为了昭示金江军的存在。

刚开始的恐慌,在得知是上朝天军后,逐渐消散,转为了好奇和激动。

翁盛继提议。

一名较不社恐的队长,主动出头,去询问更多的百姓。

“你是何人?”

正如军司所言。

当地的大屋子佐文,也是投靠日本的琉球人,甚至为入侵的萨摩藩军队带路。

押川公近认为大周军队突然出现,必定会影响萨摩藩在琉球国的统治,因此想要提前消除对方。

而翁盛继虽然投靠日本,却也不愿得罪大周。

只有搞清楚了这些,才能借着亲近大周的势力,轻易的驱赶萨摩藩。

“只怕反而不美。”

押川公近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