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林黛玉的心意(1/2)
第362章 林黛玉的心意
不论是武将还是官员,都是棋子。
真正的棋手,还是在中央。
唐清安和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林如海等人,商议接下来的具体方略。
田要怎么分,才能让百姓满意。
众人商谈着细节,剥析人心,唯独林如海,突然问向将军,未来的节度府会在何地。
听到林如海的问题,众人都露出茫然的眼神。
这关分田什么事呢?
唐清安知道林如海既然这么询问,肯定有他的原因,他沉思片刻。
关于平辽侯府会否离开金州,其实不少人都在关心。
以辽东的地利,当然首选是辽阳。
即可接壤蒙古,又能管制奴儿干司。
外地的百姓,都在打探哪些地方的百姓,获得了分田的资格。
不同于国内,金江镇的百姓,对金江镇的官员,总体上还是保有信任。
福建山多地少,随着百姓的繁衍,人口翻了数倍,而土地还是那些土地。
将军年轻,长得一表人才,又立下如此基业。
“只怕不会这么顺利。”
虽然知道女儿多了个对手,但是将军年轻气盛,家业又这般大,如何挡得住。
冯胜之和顾应时,嘴角露出笑容,林如海虽然新成为他们的同僚,却不可小觑。
金江镇分田的消息,传播了两年,百姓们都习惯了,突然闻言,要动真格的开始分田。
虽然接触过将军,觉得他有些随性,对比他的身份有些不匹配,却反而认为将军有真性情。
“好,太好了,比画中的人都要精致,就像是传说中的仙女似的,我看把你比下去了。”
现在来到了香菱的院子,准备和香菱玩。
贾府的下人们,自豪的夸赞不提,京城的百姓也都称赞将军,连在大观园的她都有所耳闻。
机缘巧合之下,竟然没有见过林黛玉,只听过其名。
他前番笼络粤海将军,甚至与对方联姻,不就是为了获得便利么,总不能轻易的放弃。
幼年坐船到京进入贾府,就懂得看人眼色,言行谨慎,走一步路,喝一口水,都要先看别人的做派。
和众人商议完,唐清安告知众人,要为明年准备的积蓄。
她猜到了夫人的用意,但是她偏不要如夫人的意,倒不是对将军有意见。
她虽然沦为罪臣之女,却并没有因此轻视自己,心中干干净净。
林黛玉猜到这是香菱的生母,连忙施礼问安,被甄氏急忙拦住,不敢受她的礼。
还有渔政。
不如帮助女儿拉拢过来,也能帮助女儿一分。
甄氏终于还是选择在外面要了一个宅子,担心因为自己的存在,影响了将军和自己女儿的温存。
众人以此方略,终于定下了分田的大事。
因此哪怕还不够年限分田的辽民,同样为能分田的百姓高兴,并且关注极高。
唐清安点点头。
“什么事都难,从头做起更难,但是难也要做,一步步解决。”
结果事到临头发生困难,因为没有预料,而认为官员能力不行,这也是他养成的习惯。
所以蛮族的军略,必须靠着打仗,并且打胜仗,获得众多的战利品,才能维持下去。
乃至于红楼原文中,最后逐渐变得刁钻,也是因为形势所迫。
因为前番海盗之事,金江镇派水师打击过,但是却无法根绝,因此商议了海盗的来源。
现在蛮族已经龟缩,无力发动进攻。
以五户养一脱产的士兵,还不包括骡马等,其实对百姓的负担是很大的。
林如海知道将军即让提起,当然不会放弃,他不过是点出其中的难度,以免将军太过认为此事轻易。
蛮族因为以战养战。
香菱面对母亲又询问将军在她的院子歇息过没有,感到心烦的时候,正好林黛玉带着雪雁,紫鹃,春纤,四人进来找她。
光打击海盗,是无法根绝海盗的,唯独治理民生,让百姓吃饱肚子,才是根本之道。
更何况后来成为孤儿的林黛玉呢。
不久。
众人明白了林如海的心思。
她父亲还在的时候,还能有所靠山,贾府的小人不敢轻易得罪,但是连府中的姑娘都敢欺负。
同时还有工匠等等,都要解放出来,以及关于百姓,工匠,每年服役的月份的指定等等。
她要是学习惜春,对旁的都不理不睬,任由下人占便宜,最后的结果只会更惨。
所以金江镇手中要保有上百万亩的官田,除了保证官府的运转,还用以提供军粮和马粮。
根据推断,只第一次分田,就要分出田亩百万亩。
但是夫人的举动,让林黛玉有些膈应,觉得夫人轻薄了她,把她当做了什么人呢。
所以金江镇的军略,可以进退自如,外界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