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应对(1/2)

范文程和一般的汉奸不同。

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要为老奴效力,努力了八年,仍然做了八年的冷板凳。

一直都没有放弃,等皇台吉登上汗位的时候。

其间争夺汗位,以及蛮族内部的矛盾,此人都忠心耿耿的出谋画策,缓解各贝勒之间的不和,逐渐受到皇台吉的重用。

哪怕受到多次的屈辱,包括阿敏在被金江军消灭前,受到其多次的责骂鞭打。

乃至原来的时空中,皇台吉死后,多铎把他的老婆带走奸淫了数月,然后还给了他,他还能笑脸相迎。

面对这种是个男儿都不能忍受的侮辱,哪怕碍于形势,表面上不动声色,至少内心会有愤怒吧?

他还真没有。

面对多铎奸淫他老婆的行为,他是发自内心的接受。

因为等多铎的亲哥哥,多尔衮犹豫是否入关的时候,他坚定的支持多尔衮入关,并做出了众多的建议。

反而愿意对方留在辽东,和金江军陷入纠缠之中,否则对方退回奴儿干司,将会成为很难彻底解决的麻烦。

多次冒险的军事行动,顺利的从老虎口中夺食,让金江镇得以壮大,陈策的功绩不可忽视。

如今辽民十不存一。

后方的抚顺,铁岭,开原,昌图各地,无法支撑大军所需,必须另想办法。

例如他投降蛮族,老奴还是各种拉拢,甚至嫁了孙女给他。其余的降将同样如此。

现在众人都知陈策的功绩,也知道此人是将军的故旧,同样的惋惜不已。

宁完我和李永芳面面相觑。

而且金江镇如何又不存在?实乃妄谈。

辽宁作为大城池,周边有无数的兵堡,还有无数的良田,因为处于前线。

唐清安冷冷的说道。

他刚夺下辽宁城,就命人寻找陈策一家人的遗骨,准备好生的安葬,其为金江镇通风报信,被汉奸白养粹告密,一家人惨死。

众人纷纷说道。

李永芳痛快的交出了自己的势力,躲得远远的。

“我们当提议大汗,重视生产,现在就要安排部分蛮民回奴儿干司,重新开始种田养桑。

彻底击垮了汉奸们在蛮族的优待,毕竟有这个例子在眼前,汉奸们在蛮族中抬不起自己的身价了。

宁完我碰了碰李永芳的胳膊,示意对方看范文程的样子,李永芳摇了摇头。

陈策的身份原来是机密,只有谢友成等人才清楚他的存在。

几名小将亲自来报。

那么金江镇凭什么还能养兵十万呢?

“蛮族能养兵十万,因为可以劫掠,现在辽民不存,无法养兵十万,但是数万兵,以沈阳后方和奴儿干司之广,只靠游猎就能养活。

唐清安是不愿意蛮军退回奴儿干司的。

李永芳,宁完我等人,则默不出声。

还有科尔沁,喀尔喀,察哈尔等各部蒙古,务必多次派出使者,拉拢向我方,共同对抗大周和金江镇。

范文程感叹道。

夸奖了范文程一番,令其满意而归。

还有蒙古各部,科尔沁的态度已经松动,喀尔喀各部的动作,我也看在眼里。

未虑胜先思败。

因此皇台吉只让自己的长子,带领部分民众回奴儿干司,大部仍然留在辽东境内。

即能练兵,又能养兵。

“蛮国还有机会。”

军司谢友成,徐辉,总兵朱秀,彭大海,参将李道信等,一行人巡视辽阳城。

我大军其实可以从喜峰,居庸间道内袭,如入无人之境。

听到范文程的意见,组织蛮民回奴儿干司,皇台吉立刻同意了。

所以必须多派使者,联系科尔沁,喀尔喀,察哈尔等各部的蒙古部落。

而各地民生皆失,特别失去了辽阳,沈阳直面兵锋,无法顺利恢复生产,成为了军事重地。

皇台吉考虑的存亡之事。

良田无法耕种,但是兵堡可以发挥作用。

“你不懂。”

论起来,白养粹也关照过他,自己才来辽东担任百户,无功绩无资历。

皇台吉不是短视之人,考虑的方面要更多。

范文程不客气的说道。

“大周和金江镇一定会互相敌视,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争斗起来。当大周和金江军精疲力尽时,则是我们消灭金江军的时候。”

以及入关前后,此人为奸淫他老婆的多铎两兄弟,鞠躬尽瘁做到了极致。

对于主子,他一向笑脸相迎,但是对于同为汉人的同僚,他的态度却不恭敬。

皇台吉也不愿意彻底放弃辽东。

如果不是汉奸的告密,此人当能在金江镇获得极高的资历,继续发挥其才能。

辽东的土地都是熟地,可以聚拢民众,增加统治力度。

范文程不等两人的回复,兴致勃勃的去找皇台吉。

范文程大笑道。

“将军,找到陈策一家人的骸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