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宝钗教人(2/2)
闲言闲语不可小觑。
他心中对金江镇有规划,犹如当初出海对蛮族有规划。
忠孝难以两全。
薛姨妈是自家唯一的正经长辈,薛蝌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将军在节度府处理公务,等将军回来后,当禀告将军。”
这么一说,薛姨妈就懂了,又气又无奈,又连忙询问。
可是这等威势,他看到后,原来的想法则烟消云散,当然越来越没有底气。
等了整整一天,中午管家李敦带他去用过饭,然后送他去客房休息,到了晚上,又来赔笑。
“唐大哥的关系,和我们薛家的关系,京城金陵各家皆知,这些年也多亏了唐大哥。
平辽侯府的管家,得知是薛家二房的公子,因此引入了客房,并送上了茶水。
在金州你也熬了两年,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你还愿意回来,又需要重新熬。
“可是梅家的人说梅家大老爷不在京城,我本来以为真是如此,可前几日听到宝兄弟的话。
薛蝌明白了薛宝钗的意思。
冯紫英连忙致谢。
要是再来一个魏毅这种人,凭白生事出来。
薛宝琴点点头,把姐姐的话听了进去。
自己到底是公事还是私事,最后选择去了平辽侯府。
里间的薛宝琴,则低着头,眼眶湿润,薛宝钗也轻轻叹了一口气。
更有一层道理,想要接着梅翰林家的,维持住家业。”
他之所以敢来金州,内心里无非还有些认为,唐清安以前是薛家的恩情,才放了他的户籍。
薛蝌连忙起身感谢。
到了金州,他内心忐忑。
连薛蟠都不能在京城立足,更何况自己呢。
“大哥在京城努力了几年,才有了如今的差事,我当然会学大哥,唾沫自干,不惧丢脸。
冯紫英在门房,看着人来人往,内心飘忽不定。
薛宝钗在里间,起身向外面说道。
“兄弟要去金州,你可是要想好了。”
薛蝌的话,令薛姨妈无言。
这个道理都懂,但是下一个道理可能就没有人懂了,薛蝌冷冷的说道。
唐清安没有为难冯紫英,但是把事情跟他讲清楚了。
“明年金江镇和蛮族大战,大的方面我不提,从个人的前途来说,你这个时候离开金州,对你是很大的损失。
这句话要看什么时机,有的时机是能凸显人的高尚的。
“一定要得罪的话,就要一棒子打死他,不给他反击的机会。”
“父亲故前,交代我送妹妹来京城,大娘知道不过是为了妹妹的婚事。
“唉。”
听到里间宝钗的话,薛蝌面向帘子,犹如君子一般。
我们薛家两房都受到了其照顾,不至于落败到底。
如果我去了金州,必定全力以赴,任何委屈我都不在乎,不为别人,只为姐姐妹妹。”
“家丑不可外扬,我随便解释了两句,并没有说妹妹的事情。”
如此时机,离开金江镇,他是不愿意的。
越是深入金州,薛蝌越是胆怯了起来。
薛蟠南下,主持薛家海贸的大事,顾不上京城的生意,且也无力支撑京城的生意。
这个时候离开,就算冯紫英明年回来,唐清安也不会打乱军中已经磨练好了的编制。
对于薛蝌,唐清安是觉得可以培养的。
唐清安点点头,批准了冯紫英的告假。
金江镇缺人才,金江镇也重视人才。
可是形式不由人。
他虽然和贾宝玉关系不错,可是贾宝玉可不是当家人,如果能有平辽侯的名帖,效果完全不同。
“将军这么晚还没有归,等回来不知道何时了,就不打扰将军休息,明日一早,我定告知将军。”
他小时候也见过唐清安,遵守姐姐的要求,还喊了唐清安大哥。
唐清安很忙,没有时间和冯紫英客套。
“将军请。”
熬到下一个机会,才能出头,你是否想清楚了?”
薛姨妈听到薛蝌要去金州,完全没有预料到,连忙问他是不是柜上的人欺负他。
冯紫英明白将军的话,将军的确是为了自己好。
因此求到了薛姨妈处。
旁人越是当面夸赞薛宝琴,薛宝钗则越是打压薛宝琴,和后世家长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子女一个道理。
做事不容差错不提,还要比旁人做的更好。
还有年关各项事务,大小事都重要,都等着他确认。
薛蝌连忙摇头。
“你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二老爷的去世,我很伤感,让二弟三弟去上门吊丧,你小的时候叫过我大哥,我也就以你大哥自居吧。”
唐清安一开口,薛蝌就连忙起身,听到后面的话,心中松了口气,竟然感动了起来。
“你先在节度府学习做事,根据你的表现,我会把你外放,然后再调回节度府。”
“一切听大哥安排,我定当不让大哥失望。”
薛蝌连忙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