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众将领命(1/2)

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自己的追求,当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就会不开心,就会感到失落。

朝鲜已经开始动了,国内也开始动了,民政秋收大战也已经结束,开始新一轮的屯田大战。

金江镇的将领,收到军司的命令,至金州领取调令。

收到军司的公文,每名将领的内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担忧。

唐清安认真的看着军司关于今年对军队的摸查探底,以及做出了的建议。

“只怕这么大的变动,会影响军心。”

谢友成担忧的说道。

因为朝廷当年插手,大肆乱提拔金江镇的武将,恶果越来越开始显现。

军中需要统一的军制,可以如今金江镇的军制,因为朝廷的插手,导致了混乱。

有的品级高的,在品级低的手下任职,这种事不少,与金江镇的职位产生了冲突。

众将领不约而同的同时坐下。

营总是最前线的将领,亲自上阵杀敌也是偶有发生,因此还有自己的直属营。

大周国家的将领权利小,监管严密,虽然稳固泰山,却也导致将领没有积极性,精力都转移到了捞钱上面。

这其中就要掌控在一个范围里面,掌握的不好的话,就会产生诸多的影响。

唐清安坐稳后,向众人笑道。

“好,有谢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将领们看着手里的会议内容,只觉得手里的纸张很重。

不管是如何心,大大小小上数十将领,老老实实的回到了金州。

例如李道信,原来亲卫营的将领,前年在复州大战,从东杀到西,在左翼中奋勇杀敌,指挥得力,立了大功。

很简单。

有的将领知道目前自己还不够资格升官,可是如果按照这个方法,自己手里的兵会变少。

例如新委以重任的彭大海,此人的资历和能力,没有人不服气他,此人实至名归。

“我对将领的任命,从来都是用公正来衡量,谁有功劳谁就提拔,没有人可以越过这道底线。

不讲资历是不可能的,至少没有资历就不能服众。

虽然众人难得齐聚到一起,很多相熟,或者关系深厚的将领,现在的气氛,不适合私下喝酒。

意思很简单,该带三千兵的就带三千兵,想要带更多兵的,就要升职。

虽然如此。

有的将领品尝茶水,旁边的人提醒他,这会不知道要开多久,可别三番两次的去茅房。

众将领都没有意见。

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有些担心,有些人内心气愤,本来自己无心,可因为朝廷乱来,导致自己可能被猜疑。

诸人晓得又是将军的主意,见怪不怪,按照人们的指示,坐到自己的座位。

“坐。”

没有将领拒绝。

“哗啦。”

又如郑刚,虽然头几年犯了错,可是这几年将功补过,且在营口也立大功。

朝廷的职位和金江镇的职位产生了冲突。

“我不怕他们有意见,有意见的,觉得自己不公平的,把自己的战绩摆在我面前。

是我错了的,我当面认错。”

因此数十将领都很安静,金州城仿佛没有变化一般。

草原部落台吉的权利大,且监管不易,因此草原上的部落,经常发生变化,强者为尊。

为了此次会议,大厅里摆满了专门打造的长条桌子,每条桌子后面都摆放十几张椅子。

这个决议,是军司一年来,慎之又慎的,做了充分的调查,才敢提出来的。

“第二件事,朝廷的任命,从今日起作废,各将领不得再念朝廷的任命。”

这本来就是一开始将军所创立的编制,不过因为前几年的游击战,导致各营臃肿数倍。

将军很少召集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没有人敢马虎。

大厅内,诸人纷纷起身。

如此这般的话,就要更多的心思,投入其中,让金江军的风气,一直保持如初。

金江军当然没有到这种地步,但是任何事都要从微末来杜绝。

“军司在军中做事,同样以将军要求的公正为主,如果有将军所言,犯了差错的话,军司上下甘愿受罚。”

随着唐清安的开始,吏员也纷纷把这次会议的内容,一一发给了将领。

不过没人敢反对。

桌子上有木牌写了人名,每个木牌前,放了有茶碗。

大厅安静了。

“这次的会议,主要就是关于军中的编制的,主要三个方面。”

“参将李道信,李伯升,陈凯武,李胜虎,张薄,郭英,于志,陈宏,邓兴,李齐。

那人听闻后,立马不敢多喝。

谢友成知道是将军为自己留情面,没有说破,他连忙回答。

“第三件事,以后军中的提拔,乃至考核,都以军司的意见为主,各军的意见为参考,如果觉得军司不公正的,直接来找我投诉。”

唐清安点点头,开始新的任命。

两年过去,此弊端到了需要整治的地步。

唐清安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当决议下来后,军队必须服从。

能做到这个要求的,遍观史书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