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拜见平辽侯(1/2)

军营突然放了一些军士的假。

虽然摸不着头脑,可能归家还是极好的,这些军士兴高采烈的往家中去。

其实回家也得不到好处,尽是遭受白眼。

可回家多担些水,多砍些柴,多看两眼家中的臭小子,哪怕婆娘不待见,也让众人心甘。

军营中的一名普通官员,是他批的公文。

内心感到不舒服,默默的看着这些,还不知道形势的军士离开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人微言轻,可不敢出头。

要怪就怪这些军士们出身不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方官吃地方,京官吃回扣,军官吃军户。

在城门口。

“跪下!”

这官司我不怕打,就是打到京城我都不怕。”

这帮汉子来的快,去的也快,一下子就散去了,事毕,城门的门吏才出来收拾。

王国兴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啊,这是造我的反啊,养条狗都知道向主人摇尾巴,你倒好,反而冲我吼起来。

总兵的威严,令习惯服从军令的军士们驻足。

还有军士悲愤。

陕西各地的卫所,不但没有抵抗,反而踊跃加入了义军。

“咱们不多的饷钱,还没到咱们手里,就先到了那人手中,你前番都还不懂印子钱,后面又清楚的知道朝廷的规定。

王国兴点点头。

一时的蒙蔽瞒不过一世。

这等情景,吓得门口的百姓们纷纷变色,躲得老远。

一年到头,只能见到五钱银子,连自己都吃不饱,更何况他们的家人。

家丁们挤不进去,破口大骂。

有被打的军士,跪倒总兵面前,请总兵做主,一脸的悲愤。

他们做了什么孽,此生落得这个结局,自己死也罢了,连家小还要被牵连。

军士们看清了道理,却违背不了世道,只能闭上嘴巴,冷眼看着王国兴犹如猴子一般的上窜下跳。

王国兴脸色大变。

各地民变转为起义,还指望调边军平乱,没想到边军自个也乱了起来。

军士们中有人怒吼。

双方闹得动静大,最后惊动了总兵王国兴。

王国兴面露无可奈何状。

既要替军官种地,挑水,修房子,还要做人情,送去给官老爷们抬轿子,做杂活。

陕西上下大惊。

只要总兵一声令下,他们绝对当场打死此人。

没有一会儿,两名军士就奄奄一息的躺在血泊中。

只是这般也就忍了,可是年年欠饷看不到头,家人跟着受累不能果腹。

“我才借了九两的本息,已还十两银子,最后竟然还欠四十七两?岂有这个道理。

得知前因后果,王国兴一脸大义凛然,大怒呵斥手下的武官,不能为士兵做主。

足足五年啊!

士兵们已经绝望了,这日子根本没有看头,盼不到希望。

早上出营,下午全部归营。

见到总兵如此的态度,虽然以往苛刻他们,也奴役他们,军士们心中升起了期盼,纷纷叫道。

“是城里放印子钱的文俊。”

“我这里可是有新劵,并不是一开始的借据了。

可他不知道一个道理。

那商人听闻,不但没有惧色,反而一脸得意。

“兄弟们,天道不公,活不下去啦,反了他娘的!”

如果你们占了道理,我二话不说,定为你们讨个公道,可是如今,唉。”

听到家丁们的喝骂,众军士不敢违逆,只能忍下怒火,皆满眼圆瞪的看向那名中年商人。

这些世代承受苦难的军士们,满眼绝望又决然的看向王国兴,军士们黑压压的涌了上来。

王国兴仗着家丁,以前不把军士放在眼里,当军士不把他放在眼里时,他所有的凭仗都是空中楼阁。

固原兵变。

周围的军士们,哀伤的看着同袍。

总兵的话,令军士们暂时压下了内心的愤怒。

王总兵,我不怕告诉你,每个月都会让其写下新的借据,本金利息一并写入。

世界上没有谁比谁傻。

如今我不但拿不回去钱,还欠了几辈子都还不完的债,这是逼我死啊!”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何还敢当着我的面行凶,可见尔等之品性,谁敢放肆?”

他们前番就是因为有人告知朝廷关于借钱的律令,才决定不向此人还多余的钱。

“打死他!”

“你们也是,既然借不起就不要借嘛,这如何是好,难道我还能违背常理不成。

因此百姓们皆不愿搭理军户,更不可能和军户结亲。

而且朝廷有规定,我已经按照朝廷的规定,本金还了,也还了他的利息。”

除了两人只剩下一口气,其余人轻重伤不一。

“我的婆娘等不到我的钱,为了养活老小,已经做了半掩门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人来人往。

军士就是拳头大。

世袭武将出身的王国兴,以为自己智力过人,把军户能玩于鼓掌之间。

每月取利不得三分,并只能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处。”

没有多久。

就算有愿意卖女儿贪图银两的赖汉,也看不起军户,军户穷哈哈的,连赖汉都瞧不上。

王国兴领着家丁们,亲自赶来军营。

谁让他们是世袭的军户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