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败逃(2/2)

亲自带军赶来追击。

分了一部防守金江军,一部往周兵而去。

想到此景,李胜虎满脸通红。

可是。

王纯还指挥着亲卫,想要能稳固军士,心里盼着李胜虎来救,见到李胜虎毫不犹豫的抛下了友军。

那他们蛮族的后辈们呢,能跟上金江军的成长吗?

阿克敦有些担忧。

一个熬字,蕴含了让人学习一生的道理。

再如何形势,一定有一方是先熬不住的。

阿克敦见对方没有上当,并没有太过在意,六千周兵而已,不过有一部打的是金江镇的旗帜。

阿克敦看了眼正满脸兴奋的大汗,意犹未尽的向众人讽刺金江军,于是忍住了心里的忧虑。

总之。

对这件事邓章非常重视。

金江军在变得强大。

不过李胜虎并没有多言。

李胜虎见到王纯部已溃,毫不犹豫的选择调头撤军,往锦州方向回撤。

他虽然打败了金江军。

那时候他们还没有立国。

他驻守的木茂堡,不但多次打退了蛮族的进攻,还趁夜出堡突杀一番。

剩余还在坚持的一二周军,一息之间全线崩溃。

李胜虎即恨王纯部不堪用,溃败太快,又恨魏毅轻派他们,不给他们喘口气的机会。

多么耀眼的人啊。

金江军竟然跑了。

双方继续东行到大凌河堡三十里处,遇到的蛮兵皆一处击溃,连连的胜利。

他们这处,不但不能落于人,学生做的文章还要最好才算合格。

木茂堡熬住了。

见对方没有一击即溃,对面的蛮军很快就选择了退兵。

反而主动进攻。

不过程之信信心十足。

虽然胜利。

王纯和李胜虎。

虽然战果不多,却极大的鼓舞了木茂堡的军心。

像自己,还有呼塔布,穆隆额,阿骨等,以前不过是老汗身前的马前卒。

可是金江军的强悍,已经不弱于他们了。

率领本部人马,加上大汗支援的人马,合计五千人,向小凉山突进,半日即达。

可李胜虎反而不开心起来。

阿克敦虽然尽全力追击李胜虎部,可是李胜虎抢先一步,又有处处断后之兵。

如果李胜虎能迅速击溃,依托山道挡住他的几百蛮兵,和王纯部前后夹击。

那些死战不降,甚至主动冲锋,为大军赢得时间的小队,让阿克敦仿佛看到了年轻的时候。

在他看来。

再多的计划也没有作用,任将领如何才能,也只能仰天长叹,悲乎。

邓章翻看着挑出来的,认为最好的几篇文章,等他过目完,就会送入节度府。

因此蛮族占了地势之利。

这就是队长的重要了。

自己当年的族中长辈,还存活的已经不多了。

彻底不再信任锦州军,周军,他不在乎辽东经略会如何责罚自己,一退两三百里,竟然直接退到了宁远。

随着老汗的去世,军中老一辈的兵将,也逐渐凋零。

李胜虎转向的快。

皇台吉一路来的手段,还是发挥了不少的作用的。

他可不想被蛮族俘虏。

跟着老汗征战四处,虽然他们当时还很弱小,可是人人一心奋勇不惧死。

周兵交战之际大溃,士气全无,人皆奔命,只派了一部追击,不让对方重新聚集。

王纯有些高兴,虽然知道不对,可是捷报有了。

可是他心痛。

先观望大凌河堡的形势再做出决定。

大凌河堡在熬。

李胜虎见王纯部已经和蛮族绞杀,前番的计划已经废掉,因此率军来支援王纯部。

李胜虎见状,临危不乱,一边指挥部队阻击,一边指挥余部继续回撤。

金江军仍然没有大乱,不是靠的李胜虎的才能,更不是靠的他的威望。

出海以来,跟着将军他从未打过败仗,这是他第一回败仗,羞愧他不怕。

木茂堡的程之信也在熬。

斩首三百余。

从高处直冲而下,驻守的周兵吓得纷纷调走,军队土崩瓦解,蛮兵乘胜追击。

现在就是谁能预先达到目的,谁就占据了胜势。

如果不是这条隐蔽的小道,王纯派兵依托狭窄山道阻击敌人,是正确的选择。

蛮族围攻大凌河堡多时,对附近的地势早已探的一清二楚。

防守李胜虎的蛮军,则挡在山道上,阻碍他去救援王纯部。

这才是他没有草率大举进攻的原因。

那红衣将领不断出现在各处的城墙上,每到一处,则代表此处登上城墙的蛮兵被击退。

哪怕放过了周军溃兵,也不能放过金江军。

同时也满心的羞愧。

听到探马的汇报,阿克顿不准备再等了。

两部合计六千人,从济州出发,一路到小凌河,就不敢再继续深入,谨慎的派出探马。

蛮族在熬。

蛮族熬住了。

最后北边的流水堡却没有熬住。

程之信虽勇猛。

可还是需要成长。

只顾到了自己,没有顾到自己手中另外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