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做主(1/2)

第270章 做主

通远堡最开始叫做镇夷堡。

修建于前明,处于镇江和辽阳中间,在昌图也有个镇夷堡,因此大周改名为通远堡。

因为处于大山之中,建造困难,修的不大,连墩台都没有, 加以物资运送极为困难。

所以通远堡,原来的额兵不足百人。

属于凤城最前哨。

邓兴原来是广宁右屯卫的军户,应召入东海营。

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奋勇作战一路被提拔。

如今为镇守凤城的大将,管制周边斜烈堡,新安堡, 通远堡,青台堡等兵堡。

各处兵力合计高达三千馀人。

等镇江的民夫,吃力的往山中运送来了物资, 他皱着眉头,只率领了两千人。

他倒不怕朝廷责怪自己,担忧的是朝廷还指望自己,耽误了锦州方面。

听到主将的军令,士兵们才露出了轻松的脸色。

哪怕车轮战也无可奈何。

至于金江镇攻城的利器红夷大炮,也发挥不了作用。

主将都如此说了,其余人也不再反对。

朝廷不要指望金江镇。

邓兴见占不到便宜。

“散了吧。”

红楼中的她。

闻言叹了口气。

十分的运力,数百里的山中,连一成都没有发挥出来。

战场上的事,到了要指望运气的地步,唐清安不再奢望。

“将军还指望我们牵扯蛮军,我看倒是高看我们了。”

两处的军情,前后脚到达金州。

突然想到了最近脾气越来越古怪的晴雯。

邓兴主动退军,同时派人去告知金州。

“今日停营。”

要么选择闷热,要么选择被无数的蚊虫叮咬,反正都是难受。

“本就只指望其牵制,可是听其言,牵制没有成效,也不能完全怪他,到底也是我们计划不周。

金江镇年年都往朝廷送去捷报,今年没有捷报,只有战损,不知道朝廷到底会如何想他。

山路本来难行,如今下了场小雨,更加无法行走,平地都不敢走,何况山道。

邓兴招来军中武官,商议接下来的军事。

要是一个不留神,脚滑摔下山,尸骨无存。

虽然规模不大,消耗却大。

坏人做一件好事,就万人称赞。

一路行军有些拖延,凭白消耗粮食。

军士面露疲惫, 他没有呵斥。

几名把总低着头,皆没有回应。

唐清安,收到了邓兴的军情,即怨他擅自做主,又不忍责备。

连山关当得此夸赞。

虽然地方大,却没用。

感觉很有些憋屈。

“军情太过杂乱,总体上没有好的消息,各自伤亡不断,都没有讨到好处。”

过了几日。

蛮族为何不愿在长白山脉投入精力,因为长白山脉所获不足以军用,且运转艰难。

在丫鬟中是姿色最出众,却极为克己,宝玉虽娇惯她,她却从不勾引贾宝玉那些事。

得知邓兴回军的消息,驻守镇江的李伯升,同样派了人去金州禀告,告知邓兴退军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两千人全部送命,也得不到半丝好处。

不过反正是关起门来,也无所谓了。

邓兴看在眼里,知道得不到什么好主意,更为郁闷起来。

军士不多,却竟然动用了数千名民夫。

营地里地面被雨水打湿,成为了泥地。

谢友成领命,带着军司重新调整计划。

两千军士,虽然两地只相隔百余里,可是山路本不好走,不知道何年修建的山道多年未修葺,早已损坏俱无。

邓兴大骂一声,边把衣服脱下来一拧, 竟然像打湿的毛巾一样,挤出了不少的汗水。

就是辽阳的门户。

手下的把总们不敢退,神情担忧。

那狭窄的通道,就是他有上万人,也发挥不了作用,用人命去填无用。

气温不但没有转凉,反而越发的气闷, 让人呼不过气来。

至于想要消耗空连山关的物资,也是痴心妄想。

四名把总,加上邓兴。

在通远堡修整了一日,第二日继续翻山越岭。

谢友成摇了摇头。

连山关的守兵发现了金江军,此处是前线防守重地,因此守卫森严,关门紧闭。

因此谢友成对其极为的了解。

本就不多的物资,路上就用了大半。

不提此关之固,只数百里的山脉,其中数处绝地需要翻爬,红夷大炮根本运送不进来。

因此金江军大举出动, 顺势收复了靠近镇江,远离沈辽的凤城,以及周边各堡。

倒是他如此果决,反而减少了我们的消耗,可见还是用了心思的。”

运粮官的话,令邓兴不悦。

这买卖邓兴不会做。

“就怕将军责怪。”

弯弯绕绕,用了八九日才赶到连山关。

一队金江军,在山脚下往上射击。

“啪。”

金江军想要来收拢尸体,蛮兵也不让其得逞,只要有人靠近,就射杀城下的人。

好人做一件坏事,就万人指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