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贾府索要幺儿(1/2)

第249章 贾府索要幺儿

事情虽然看穿,却不代表好解决。

贾敬一时间也拿不出主意来。

朝廷原来对金江镇平辽侯的弹劾,随着平辽侯的辞呈,逐渐消停了下来。

现在新出的一招,当然也是太上皇之手。

这般出手就有几层含义,的确像是太上皇的套路。

“没有抓手啊。”

贾敬感叹道。

贾府还没有想出应对的手段。

魏毅新的一份奏疏到达了朝廷,又是关于金江镇的。

“金江镇所以设镇者, 为奴贼也,辽土也。为清安者,宣曰远登,曰近宁,两军及蚤相见,则牵制而犄角俱成。

一个正字。

他受陈德言所托,帮助收集各地的民情。

同时禁止一切商船至旅顺,否则以贼寇处置,最后还要调金江镇水师。

昔为辽西作牵制, 今则与锦州合力,于是海若不惊,而东人休息,大功以成,一举而诸利备。

就算起义了,至少几年里也帮助不了他来分担国内的压力。

好大的主意。

唐清安立马认可。

如果不是为了顾及往日的情分,他已经想要去职。

恩情难还啊。

有所为有所不为。

贾敬说他没有抓手,没有抓手就没有理由向朝廷开口。

贾珍无法。

闻言,贾母闭上眼睛。

众人松了口气。

他设立军司,想要掌控军队后勤一应事务。

可是钱粮物资都在朝廷手中,除非他去抢,可是朝廷如果不从各地聚集物资,他又从哪里去抢。

“谢先生要去各部军中多走走,多聊一聊。”

那唐小子我一向都放心的很,可如今我看来,却是极宠秦可卿的,那咱们费这等力气,为了什么呢?”

他从来就没有打算养寇自重的想法。

三个月前的书信,和以往并没有不同。

因此越发的无法从中判断。

贾鉴点点头。

自兹一禁,不许一船私自往来,即往东官船,不许泊近南岸。

他要行的道。

他以为将军准备和蛮族坐下来谈一谈。

金江镇是朝廷的金江镇,当是如此。

辽东经略同样要掌控金江镇钱粮一应事务。

即未必全神以注宁, 得不分力而防, 牵制情形,离此便假。

送人送礼送物。

谢友成明白将军的意思。

“我本是妇道人家,不管你们老爷们外头的事,可是你们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唐清安绝对不会让出去的。

众人在别处纷纷劝慰探春。

不过到底要和贾府解释一二。

身具数个时代的眼光,更具有民族大义之本心,既然他要立身,那就要立的正。

贾母大声呵斥。

冯胜之感到可笑。

唐清安知道,这种情形在历史上万历朝就有了,是不能代表农民起义的。

“冯兄,顾兄也要和官员多聊一聊,如今金江镇正是困难的时候,民生的事情绝对不能耽误。

这是大势。

如今的大周物是人非,就算发生了农民起义,也不是原来的人马,更不会有王二,王左桂这等人让唐清安来分辨确认。

所以唐清安包容她。

贾政一脸的震惊。

“那秦氏别说生两个,生五六七八个都行,唯独不能放到外面来,竟然还要操办起来,这是什么道理?

平辽候的人情落到庶子上头,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你们去告诉唐清安,此事他必须不许办。”

柳湘莲答应为金江镇做事。

几人听闻没有意见。

求人不如求己,到底还是要自身硬。

已经确认了,根据贾敬所言,此乃太上皇的招数。

既要让金江镇规制于辽东经略府,又要禁止登莱在供应金江镇,一应钱粮物资,俱由锦州海外觉华岛所发。

贾母终于又睁开了眼。

“让严中正,沈有容到节度府叙职,周苟和李二暂时代管金州水师,镇江水师。”

将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却让旁的人来做,自己不愿意叙职,却直接让旁的人来叙职。

而且封建的国家,哪怕中期一样也有流民,算不得大势。

这其中的情谊也需要大哥深思。

如果自己和蛮族媾和,别说历史如何评价,就是三百万辽民也不会答应。

金江之师昔不及和北镇互为犄角,而今有用,昔不急用而今可用,昔虚用而今实用。

贾府对于原来的他,还是现在的他,乃至未来数年之内,都是京城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他的力量。

屋子里安静的很。

她美貌非凡,贤惠聪明,有好多的优点,当然也有缺点。

贾母不悦,则各婆媳小姐都不敢笑。

这个主意好。

“我父亲说此事也是无奈之举,朝廷如今打压唐兄弟,他好像是以此事要办其他的事,而且极其的重要。”

而一镇钱粮, 平辽候自便, 实乃违背朝纲,应设文官稽査,非祖制文职钱粮、武职兵马之意。

“这如何使得,刚满月的孩子,如何经得起长途跋涉。”

金江镇的钱粮民生经济船只水师,皆控制于辽东经略府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