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平辽候辞呈(1/2)
第235章 平辽候辞呈
史鼐要离开治理六年的锦州。
有不舍,有遗憾。
本来还想和后来者推心置腹一番,把自己的心得全盘托出。
不过当新任的辽东经略魏毅,朝廷的右都御史,内阁阁老璠皓的门生,也就是太上皇的人。
史鼐畏惧陷入皇权之争中,干净利落的交出了一切事务, 毫不停留的打马回去京城。
走的非常迅速。
他是弟弟史鼎向皇上举荐的,本来他就不是很情愿,生怕落入不好的结局。
这几年里。
太上皇出手仍然是那般的老辣。
贾敬闻言后。
朝廷说的是要处罚他,却没有下文。
荒缪至极。
诸事一帆风顺。
不过众人倒是没有想到。
当众冷哼一声,袖子一甩,就率人离开。
等哪天落了势,可就不好说了。”
见史鼎的神色,史鼐也感叹。
金江镇如今还远不到和朝廷听调不听宣的实力,不提其他,光今年,明年需要的物资。
魏毅忍着内心的愤怒,打开平辽侯的书信。
辽东局势就突然急转直下,恶化的让人咋舌。
贾府老太太还是史家两人的姑母呢。
史鼎和史鼐两人商谈此事。
还是决定不见。
要不要和金陵做生意,还贸还要不要。
三百万人口,十余万大军。
后者归于前者节制。
“贾府让我们帮忙为唐清安说话,我还是戴罪之人,哪里能为他说话,意思就是让你出手了。”
品级不提。
谢友成愣住了。
贾府和史家世亲。
“难道有官员真敢擅杀大将吗?”
贾敬紧紧的看向陈德言。
他有尚方宝剑,辽东经略也有尚方宝剑。
历史上,毛文龙去见袁崇焕,也是带了不少的兵。
贾鉴试探的问道。
“哼。”
“擅杀不擅杀,谁能晓得真像是如何,就算擅杀,杀都杀了,还能然死人复生不成。”
他没想到会有这种可能。
魏毅当时没有发作, 不久后,又听到随从带来各处的动静, 他同样面无表情,仿佛压下了此事,并没有太过纠缠。
“要不要多带些人手?”
他认为唐清安不见辽东经略,肯定是有他的深意的。
打的却都是稳仗。
新任辽东经略召见平辽侯不成,亲赴双岛,可谓诚意十足。
陈德言无法隐瞒,如实告知。
政事交给了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等人,军事交给了刘承敏,武震孟,朱秀,彭大海,李伯升等人。
谢友成是他的心腹,没有什么不能对他言的,没什么好隐瞒,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担忧。
都说贾政酸腐,贾赦有能力,要我看来,那贾赦还不如贾政呢,酸腐虽然不好听,却不会得罪人。
冯胜之拦都拦不住。
而平辽候。
“金江镇,还是朝廷的金江镇吗?”
朝廷会悼念他一番,给他一些身后事,然后迅速的接管金江镇,百姓不提, 能获得十余万士兵。
他不想杀人。
贾鉴在锦州六年多了。
新任辽东经略魏毅,第一次召见平辽侯未成,第二次亲赴双岛,召见平辽侯又未成。
倒也没有认为平辽侯跋扈, 不过有人猜他是为前辽东经略史鼐抱不平。
双岛的魏毅。
史鼐才回京城。
贾赦这些年笼络了不少军中势力,得罪的人同样不可计数,现在如日中天没人能报复。
听到史鼐的话,史鼎面色凝重起来,随后苦笑一声。
感受到谢友成的目光,贾鉴嘴角无奈的笑了笑。
唐清安不敢肯定。
难道见魏毅时,他身后还领着兵吗?没这个道理。
听说那调来京营的平安镇的守备,和贾府有丧子只恨,如何闹得这般的惨烈?”
虽然京城上勋贵们,明面上没有人指责,暗地里却不少人认为贾府行事欺人,太过蛮横。
大哥乃平辽候,金江镇节度使,没有朝廷明旨,没有三堂会审,谁敢不顾非议妄杀他。
史鼐叹了口气。
可不是按规矩办事的人。
如果他死了。
唐清安不想冒险。
局势危急。
所以贾鉴不敢出声。
一个是辽东经略,一个是辽东的金江镇节度使。
自己背靠老阁臣璠皓, 还是太上皇的人。
金江镇目前无法独立。
“这魏毅到底是脾气刚烈,本来还有沟通的余地,他这份奏疏太过强硬了。”
“让你大哥向朝廷递交辞呈吧。”
朝廷会不会高兴, 对他的哀悼能思念几年?
这几年得势变猖狂,做起事来极为的粗糙,得罪了不少人。
“这算什么,同为开国八公的石府,独子都被贾府害死,霸占了石家的财产。
史鼐面露不快。
因此魏毅上任毫无阻力。
不管是以前过继旁支,立幼年太子,还是各诸事宜,向来私心为主,不以国政为重。
史鼐点点头。
太上皇此人。
魏毅表现的十分礼遇。
“都是命数,现在这唐清安之事处理不好,贾府日后也要跟着受罪了。”
将军没说之前。
史鼎冷笑一声。
唐清安以己度人。
六年了。
毕竟平辽侯向来重情重义。
“我不敢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