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争夺(1/2)
第231章 争夺
得知史鼐被调回京城,唐清安并没有太过在意。
以如今金江镇的实力,朝廷当然不会再放任,哪怕金江镇孤悬海外,远离内地。
如果大周国内太平,百姓亿兆。
哪怕金江镇全占辽左,唐清安都不敢听调不听宣,反而会犹如辽东节度使一般。
老老实实的为朝廷镇守一方,乖乖的让辽东都司分权,家族则成为勋贵世家。
至于未来大周国内能不能太平,能不能有余力制衡他,唐清安拭目以待。
收到贾府的和三弟送来的信。
“锦乡侯府同意了亲事。”
唐清安告知二弟。
刘承敏默默的点了点头。
节度府不光换了牌子。
民政被两人打理的井井有条,丝毫没有拖军队的后腿。
一行人留在原处,等老爷出了垂门,才又动了起来。
可是白皙的小脸上,双眼露出怯怯的目光。
“赤金首饰三十件,珍珠十一挂,淡金盘两件,金碗两个,金匙四十把,银大碗八十个,银盘二十个……
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她以前虽然听着嬷嬷们,讲了好些奉承爷们的手段。
半年不知肉味。
又为了照顾秦可卿的情绪,唐清安归来后,一直睡在外间,没有去莺儿和香菱的院子。
冯胜之,顾应时。
大军归来。
身旁的几位丫鬟,没有怎么接触过节度使,畏惧其威严,默默的看向别处。
下面的人放了假,而上面的人,文武官员反而都忙得狠。
看到二弟的模样,唐清安叹了口气。
到了垂门之处。
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周氏一路的向唐清安言诉,唐清安边走边听在心里。
以前的金州将军府,现在的金江节度府,内院廊外账房,执事们人来人往。
一时间满脸通红,又不敢躲避,直挺挺的楞在那里,任唐清安施为。
冯胜之和顾应时,的确顾不上争权夺利。
只送入内府库里的物件就有这么多,更不用提那些用来贩卖的各色货品。
可是这白天里,让她如何敢如此。
年关,夫人临盆在即。
莺儿虽然举动大,不过是想要表达亲近之意,如何想到老爷这般无所顾忌。
日后恢复了辽东都司,原节度府的官员不少都为外放到辽东都司,是一条极便利的升官途径。
终归还是喜欢她的。
这也是唐清安。
不提两人的心思。
第二日。
两人一南一北管理民生,反而两个当事人,仿佛毫不在意一般,只默默的做事。
没想到在垂门遇到了节度使。
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们一辈子都难得再有。
“这半年来公务缠身,战事紧急,倒是冷落了你们,不过不要感到委屈。
唐清安十分清楚。
莺儿和香菱。
各地的积蓄早已见底,金江镇的财政到了破产的边缘。
不过虽然没接触过,倒是对香菱的性子十分的了解。
“但凭大哥做主。”
因此设立了判官,支使,掌书,推官,巡官,衙推,营田,乃至行军司马之职。
莺儿反客为主。
连这点觉悟都没有,何谈做大事。
都是金江镇不二人选。
其余不提。
镇守一地之主数年,唐清安已经不怎么在乎大周的礼法,习俗之类的。
两位从长行岛就开始治理名声的举人。
“你呀,我看你以后怎么办。”
节度府的官,品级权利是比不上朝官的。
如今正式建立了节度府。
治理新收复的地方,渔场,盐场等等诸事宜,都让唐清安没有费多余心神。
见莺儿已经羞的不行,唐清安才从她胸前抽出手来。
来金州已经半年余。
每日早出晚归,往常晚上归来时,秦可卿已经熟睡,他当然不忍叫醒她。
耗费了海量的物资。
就是唐清安自己,不也是抓住权利不愿意放手么。
唐清安同样也是抽不出时间,他还要应对朝廷的局面,更为费心劳神。
北镇被破,北镇的马市也随之消亡,金江镇少了马匹的重要来源。
莺儿,香菱领着各自的丫鬟,从隔壁的院子出来,正要去夫人处问安伺候。
正说着时。
香菱虽然顺从至极,却当做没看到老爷的视线,不敢上前过去。
还有众多的下人,帮助执事们送上账册的,送茶水的,送点心的,送笔墨纸张的,不一而定。
负责马市的有乌家四爷乌良,镇远堡丁源之子丁胜安,薛家掌柜杜松。
大军在前方打仗,文官在后方治理。
不论是出身,资历,威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