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辽民的选择(1/2)
第224章 辽民的选择
北镇有近二十万士兵在厮杀,榆林铺也有近二十万士兵在厮杀。
不光是如此,他们后方加上民夫,各色驮马骡驴,还有以万为单位的大车。
合计高达百余万。
论兵力数量,双方旗鼓相当。
大周国内,从京师,山东,登莱,金陵,甚至朝鲜,运送了不可计数的物资。
又按照中国国防报战史里记载的,这个时期的蛮族,人口高达一百万人口左右。
加上境内的数百万汉民和蒙古民。
虽然远远不如大周人口,但是以蛮族搜刮殆尽屠戮的方式,获得的物资并不比大周要少。
而且大周运转物资长途跋涉,消耗远比蛮族要多。
论物资的数量,双方旗鼓相当。
明朝任命各族部落首领掌各卫所,赐予印信。卫,所高达四百余,仍其习俗,统其所属,以时朝贡。
虽然这会导致彭大海营伤亡惨重。
各处都需要将官们临机应变。
盖州去年,只耕牛就被征集一千零三十二头,有去无返。
历史上里,这些很难从史料中找到的零散记录,大多逃往都没有成功。
这些迁移人口之事,常年累月不断发生。
导致边地不稳,其余九边不提,辽东因此设立辽东节度使。
数年前攻入北镇,夺去数十堡屯,强迫数万民渡过辽河,迁往海州各地。
二十万逃离到河东的辽西,七十余万逃离到东江镇。
期间数年里,老奴清查粮食,辽民本来就出现粮荒,而老奴不管不顾,不但不允许辽民私卖粮食,逼迫其只能找官仓购买。
当塔拜率领五千巴牙喇,突袭入金江军左翼,早已看到敌情的朱秀,仍然命令李胜虎,张薄二营按兵不动。
他军中士兵,大部都是辽民。
……
左翼朱秀,派人来告知节度使,左翼无危,右翼武震孟,派人来告知节度使,右翼无危。
两年前是第一波高峰,如今蛮族腹地力量空虚,无法管控各地,终于迎来了第二波高峰。
而为了加强对辽民的统治,老奴多次下令迁移辽民到其腹地。
在寒冬时节,携妻抱子迁往萨尔浒等地,并将孤山堡以南凤凰地区房舍全部纵火烧毁。
十数里,加上骑兵的范围,更是高达数十里的战场,已经不是统帅能指挥细节了。
被驱赶的移民,男子受鞭笞,妻女遭凌辱,老弱填沟壑,童婴弃路旁。
大周承袭大明前,数十年的战乱,和历史上大明中后期,内地连绵不绝的内乱无二。
其中更是征集牛,车,马,铁等等物资,下达命令就必须凑齐,不然就会引来屠戮。
他对彭大海有信心。
根据东江镇存亡与明清东北战局研究,明末辽东军将毛文龙功过研究,后金崛起后明朝与朝鲜关系初探,明末东江屯田研究,辽东人民反抗后金的争斗……
辽民会种地,有家中粮食富裕者,则命令分给蛮人。
老奴身后的代善,也是满脸的紧张。
老奴又恢复了平静,坐了回去。
他们被迁往陌生的村屯,无亲无友,无房无粮,最后按丁编庄,全部沦为蛮人的农奴。
百年来,蒙古被透支了元气,辽东同样也被透支了元气,因此无力管控,而撤掉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数以千计的城镇屯堡。
东江镇前中期运送近二十万到了登莱,被朝廷叫停,因此东江镇辽民大致为五十万上下。
最开始由大明永乐年,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庞大的境地正式纳入统治。
这五千巴牙喇,一定能为他带来好消息。
而这场波及万里之遥,只战兵就高达近四十万,不论古今,乃至中外,已经是少有之事。
无论穷富,都往一个方向迁移。
稍有恋居者,即惨遭屠杀。
因此,蛮族所占领的国土面积,已经不弱于大周关内核心地区。
辽东之外的奴儿干司。
这是军心。
五千巴牙喇,这是一股能决定战场形势的坚韧力量。
昌图,辽海卫,开原,铁岭,抚顺,萨尔浒,鞍山,折木城,塔什铺,营口,本溪……
其次的夹山河村二十户居民,男女共八九十人,把喂养的诸,鸡,狗宰杀后,放在箩筐里集体逃往。
大量的辽民,都在往东方迁移。
不过奴儿干司各卫所的首领,仍然听从辽东都司的管理。
例如耀州一乔姓人家,当年家中得粮十三石一升,反而引来其家被屠戮。
唐清安从椅子上起身,眺望极远处的老奴。
家中粮食被分给驻居当地的蛮人男丁,每人得其半升。
是土地最肥沃,城池,人口最多的地区。
相当于后世部分的吉林省,黑龙江省,蒙古东北部,以及俄罗斯所占领的超大片土地。
蛮族占领全辽左,扼守西部门户大辽河,东部门户镇江的情形下,仍然有高达近百万的辽民逃离成功。
复州的辽民,迁往盖州各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