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谁来磕头认错(1/2)
第161章 谁来磕头认错
妇女的事情妇女去解决,小辈的事情小辈去解决。
李如靖和徐聚费,赵学颜和潘驯,四人约好了时间,去了原先常去的庙里,竟然发现庙里有了和尚。
“这倒是把老子的地盘给占了,干他娘的。”
李如靖骂道。
他们这些亲卫,都被将军派了出去,在武震孟手底下,说参战了也行,说留在了后头也行,反正终归见了血。
军中都是男人呆的地方,说话也是粗俗不堪。
几人又是模仿的年龄,把军中的一些粗鄙话学了个全。
“几位小施主,这般发脾气却是为何。”
一个老和尚走了出来,扫了一眼,立马露出笑意。
“我骂了半天,庙里的小沙弥都躲了起来,你这老和尚还敢出来,可见是管事的。
李如靖干脆利落的说道。
又有各营总,部将的求情,只打了三十板子,并没有脱去衣裳。
都说将军上辈子是辽东人。
潘驯看向亭子外,山下的金州城,一脸的兴致勃勃。
老和尚慈悲善目。
佛道都是骗钱的,包括那洋和尚的教,和佛道没啥区别,都是百姓身上的蛀虫。
此庙既然能在将军治下重开,可见大有来头。
而赵学颜其实内心颇为敬佩将军,不过因为父亲的身份,一直不敢亲近。
“哼哼。”
“他们来了。”潘驯眼尖,提醒道。
他们这些军中子弟,以武斌为例,已经两年没有见过父亲一面,年节也是如此。
“你们两个闹得太过分,连将军都被惊动,请了你们两位来,就是告诉你们,以后不要再闹。
徐聚费仿佛被茶水呛住了,弯着腰使劲的咳嗽。
“阿弥陀佛。”
老和尚是道德高僧的门下,虽然有此跟脚,可这般大的年龄还是徒孙辈,可见资质平庸。
至于徐聚费,和李如靖不打不相识,后来父亲身为新金主将,牺牲在新金。
“打新安堡,我们也参加了,所以比你们更懂,不是我瞎说。”
一旁的自己听了一些,哪里知道还有这么多的细节。
……
他知道脚下的大地是圆的,天上的星星也不是星宿仙人。
武斌,朱纯两人,听到李如靖说他们竟然还上了战场,才收起了脸上的桀骜。
“刚才他骂了庙里的老和尚一番,担心老和尚害他,不喝庙里的水。”
和尚不敢在出来,使唤了小沙弥迎着几人在亭子里歇了脚,畏惧的奉上茶水点心。
显得他好像在告状一样。
“也没啥,就是打不过我,不服气罢了。”
当初回到金州后强出头,打压洋和尚那里的孤儿们也是因为如此。
随后赵学颜从新倒了水,递给了两人,看到两人疑问的看着自己的举动,旁边明明是茶壶不用。
闹到了最后,还是朱营总主动出面,担下了此责,认定自己最后入城。
你们佛道两家的阴私勾当,普通百姓不懂,害怕敬畏你们,凭白把家里的钱拿来当香火钱。
军中子弟就是如此,资历看得重。
都是一个学堂,以后多半也是一起从军,一个锅盆里吃饭的袍泽,闹归闹,闹成了仇敌却不行。”
武斌闻言,两眼通红。
将军的一些口头禅,狠得他们辽民的心意,一下子就传开了。
又有武营总以身作则,同样有此惩罚,军中没人有怨言。”
误会一去。
潘驯因此和赵学颜极好,以前寻葛世峰的麻烦,就是潘驯出主意,赵学颜出头。
“老子如今当然没有十万兵,以后老子定然会有,就算没有十万兵,照样也能踏平你的阎罗殿。”
老和尚急匆匆的退了回去。
他只知道自己父亲营里将领的信中,告诉了他的家眷,家眷又告诉了自己的母亲。
被赵学颜破了功,如果是原来,李如靖定要和此人闹腾一番。
而且此事将军也知道,不但还夸了朱营总,又亲自出面向武营总讨了情面,没有免去朱营总部下的功劳。”
赵学颜是赵缑用的长子,潘驯也是养在赵缑用家里。
“装什么东西,不就是瞧出了我们来头不小,想要来攀关系么,老秃驴,我实话告诉你。
武斌,朱纯两人都安静的听着。
李如靖骂了一句,也懒得解释是赵学颜的主意。
在告诉你一声,就算这东西存在,老子也不惧。”
年余下来,早就没有了以前的紧张。
老和尚如惊雷一般,听到眼前年轻人的这首诗,嘴角颤抖说不出话来。
“只怕你们两个几个月都很难下床。”
赵学颜把茶杯里的茶水都倒了,从自己的水壶里重新装了水,分别递给众人。
反正是他父亲受了罚。
“就你心思多,将军既然准许这和尚来做主持,当然有将军的用意,何必你来费脑筋。”
“你们二人在后头如此生事,委实把事情闹得难堪,本来就没有事,反而被你们闹出了事。
“扯犊子玩意,把将军的话拿来装门面。”赵学颜笑骂道。
武斌闻言,内心愤怒不已,恨不得当场就扑向他,更不想向众人解释,自己前番受了如何的羞辱。
赵学颜和潘驯两人低着头,懒得理会李如靖,这小子惯会来事,虽然为他站台,却不愿生事。
皱了皱眉。
李如靖最后骂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