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金州妇女攀比之心(1/2)

第157章 金州妇女攀比之心

镇江大军得胜归来,鼓舞了人心,连朝鲜国主听闻,都派了赏赐来镇江。

毕竟蛮将佟养真前番驻守镇江,也是和朝鲜打过交道的,朝鲜知道此人蛮狠。

按照约定,朝鲜应该派出一万朝鲜军,和镇江军共同防守镇江,不过七拼八凑,朝鲜最后只派出了五千军。

唐清安并没有过分追究,因为根据谢友成的消息,朝鲜国内人心不稳,新的国主的位置并不稳定。

“这入朝鲜境内留宿的士兵怎么办?”

顾应时拿着朝鲜官员指控的书信,向唐清安询问道。

金州原先男女比例失调严重,镇江流入的难民,民妇不少,稍缓了此难题。

军中将领老军士,有粮饷和兵饷,所以每个月娶亲的不在少数。

而又有将军的严令,不得骚扰妇女,既然如此,士兵们不敢违背,但毕竟人性难为。

到了五月,从金州南部旅顺开始,到青泥洼,难关,金州城,大小黑山,新金……成片到镇江。

在他看来,给那些听调不听宣的军队军饷,还不如拿去给镇江使用。

不少士兵趁着轮休时,偷摸入朝鲜。

而他更痛恨的是朝鲜境内,不少官员对他的教书不理不睬,听调不听宣,或者公然的违背。

一行人一路指点,将军要回金州的消息,也已传开。

将军去年年中离开金州到镇江,如今有了大半年未归,一时间金州上下都翘首以盼。

这两处才是大头。

当众人沉默的时候,唐清安笑道。

当李尚吉痛斥完,不但没有得到赞赏,反而受到了冷遇,一时间有些错愕。

借粮三十万石,豆十五万石,青布五万匹,布五万匹,布五万匹,胚布五万匹。

为什么东江镇如此举动,还能在朝鲜获得国主和两班的支持,就是因为东江镇才是朝鲜新政权的依靠。

而又有朝鲜和前番太上皇送来的物资,耕牛,才缓解了两地的粮荒,保证了百姓的口粮,没有耽误新修水利开垦田亩。

“这主意极好,我仔细琢磨一番,亲自去船厂,和大匠们协商此事。”

是啊,成绩喜人,但是缺口太大了。

平安道监司李尚吉,愤愤不平的指责镇江军士如何在平安道为非作歹,引发百姓的痛恨。

“哼。”

“回复朝鲜,两国一衣带水,上下之情,不宜阻碍两国军民互相通婚。

“田亩今年已定,后续新开发出来的田亩,也只能抢种一番,收获极少。

同时承诺,朝鲜国主但有所需,金州镇江军民百万,定然朝发夕至,听取朝鲜国主号令。

唐清安提醒道。

李成贤提议道。

现在的总兵府虽然也有一套雏形,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唐清安并不敢太过违矩。

冯胜之,顾应时两人都摇了摇头。

他的镇江军的军纪,对比历史上东江镇士兵的军纪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众人这才安静下来。

秦可卿也在犹豫不决。

养活镇江军,他还是朝鲜的国主。

要阻止也很容易,下发一条军令,禁止士兵偷入朝鲜即可,以他的威望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同样,朝鲜国主李倧面色也一脸的平静。

此事不一而足。

可是这就显得他不通人情了。

而仍然不够的,东江镇军民蜂拥朝鲜境内,朝鲜史料称的兵遍满西路,祸及鸡犬。

唐清安冷哼一声。

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甚至眼前的文官顾应时都会纳闷。

听到金瑬所言,众人陷入沉默。

如今金州将军提出,借粮三十万石,豆十五万石,其余物资不计,我国是无法支借的。”

金州军立军近四年,不少的老军士还是光棍,而人性的事怎么扭转呢。

这一封回信写到了朝鲜国主的心眼里,一时间对金州的将军,极其的满意。

有些朝鲜官员看不清形势,不如历史上毛文龙数十万军民入境,让朝鲜官员直面军威,不敢轻易得罪。

加上辽左长白山脉延伸出来的各山,从山里所获得的山货猎物,每年也有几十万斤。

只有渔场,造船越多,收获的渔获越多,每个月都能增加收获,可以继续加大船厂的规模。”

朝鲜国主李倧说道。

可以说如今的唐清安之下,能富裕的养活一百万民。

唐清安不想镇江军在朝鲜百姓中名声变坏,才把诸事提前敲定,让朝鲜主动供应。

不过此事有利有弊。

因为不少地方的抗拒,导致去年收入大减。

因此突然向朝鲜借粮,一则是镇江的确缺粮,二则也是向朝鲜两班敲得警钟。

金瑬,李贵等两班官员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将军的话音刚落,有人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