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点将(2/2)
李伯升笑道。
众人听闻武震孟为主将,哪怕眼也按下心里的不服,毕竟此人资历十足。
“武震孟,眼,李伯升,李齐,朱秀。”
只不过我要吃他诱饵,不是贪图这两地,凤城且放下不提,这佟养真阻杀辽民,毁我大计,才是不能轻扰。
李伯升温和的回应道。
打呆仗不可耻,打败仗才可耻。
李伯升沉稳,在后营为大军随时提供援助,极为可靠。
这些念到名字的人,精神奕奕依次出列,等待将军的号令。
佟养真在大周做过参将,如今投奔到蛮族,同样也是参将。
暗中比较了一番。
所以他仍然也规制于汉军,地位比一般的汉军将领要高,又比蛮族将领要低。
李齐趁着两人争锋相对的时候,见缝插针的抢战了。
辽左的辽民,就是他们的养料。
不提民夫如何运转物资到险山堡,各将如何征集旗下属将军士,三日后,一万五千大军从险山堡出发,一路翻山越岭。
如今蛮族手里汉人军士不少,现在统称为汉兵,如果能建立汉军旗,地位就不同了。
出海以来,以他主持的大战,向来都是寻找可趁之机,以极厚打极少,除了金州保卫战的城池防卫战。
只不过唐清安最喜以实力碾压之。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一向英明的大汗一直不同意,按照佟养真对大汗的了解,这是对蛮族有好处的
旁的且不提,至少能收拢汉兵的军心。
佟养真祖上虽然是女真族,不过他的祖上经历了前明,如今的大周,已经两百余年。
东海营作战最得力的两大将,既然武震孟出,则李胜虎留,保证后方的安危。
只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虽然他的理由很合理,得到了大汗的认可,但是八旗将领可是跋扈的很。
如今新安堡沦入了蛮族手中,堡里兵丁也有了五百余人,对比在镇江的两三百人,手里的军力还增强了。
如是几番,我看老奴再派谁来,他要是派了大军,我倒是欢迎的紧,凭地消耗他的粮草,看他能供应许久。”
将军做出了决定。
唐清安扫视了众将一眼,很快做出了决定。
对面的大周营兵有军饷粮饷,还免军士家里的劳役赋税。
不怕麻烦,就怕大意。
可大汗一直以来都没有同意,这就令佟养真纳闷了,因为这真不像大汗的作风。
五营一万五千人,五日内拿下此堡,速速带回佟养真狗头回镇江,不得在新安堡逗留。”
看到军中将领敢战之心强烈,唐清安高兴的开怀大笑起来。
由武震孟作为主将,唐清安比较放心。
唐清安收起笑声。
老奴用这新安和凤城做诱饵,诱饵委实不小,我的确要吃掉。
不管是八旗军还是汉军,和大周的营兵不同,他们都是没有军饷的。
新安堡是个小堡,为防御蛮族而修建的兵堡,哪怕还在大周手里的时候,驻军也才四百五十二人,三个墩台而已。
有很多的时候,吃子越多并不是就代表占据了上风,反而下一步就陷入了死地之局。
很浅显的道理。
陈凯武做事老道,不会有疏漏,有此两人守护镇江,唐清安可以放心。
虽然稍显僵硬,不过甚在稳固。
虽然只是五日,消耗同样不小。
自己并不天才,这些年来处理军务,结合戚继光的兵书,越发的了如指掌。
那为什么蛮族能保持军心高昂呢,远比大周营兵士气要高。
吃掉新安堡,甚至凤城都不难。
唐清安闻言冷笑道。
其中蛮兵三百人,汉兵两百余人。”
所以诱饵我吞下了,留下空钩还给他,就看他舍不舍得继续上诱饵。”
因此对于建立汉军旗,他同样也是愿意的。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最主要的是,不但可以使唤辽民帮自己种地,还能在辽民家中白吃白住。
“骑兵如何攻城掠堡,还是交给我吧。”
蛮族的八旗兵,打了胜仗,获得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奴隶,都是他们自己的家业。
眼勇猛,但是性格不够沉稳,李齐和朱秀虽然有大将之风,但是资历不足,压不住眼。
这两地离海岸太远了,物资运转不利,对目前积蓄力量大发展的金州镇江,是不合算的。
如果不是他祖上原来也是女真族,前番弃城而逃,下场绝对不会好过。
得出的结论是。
前者周兵是为了皇帝打仗,后者蛮兵是为了自己打仗。
不在后悔自己是不是投奔蛮族太过草率的举动,佟养真正准备召集部属鼓励军心的时候。
“报,发现镇江军骑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