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打造金州(1/2)

第132章 打造金州

金州和镇江之主,两地治下六十万民。

二十一岁的唐清安很年轻,但是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妄言,哪怕史鼐和他的信里,也十分的客气。

张友士先把症状说了一通,和秦氏的病情一模一样,喜的金钏儿和晴雯皆称先生说的如神。

“此病其实并无多厉害,可怕于惯会伪装,因此寻常人都会误诊,索性我来的早,此病还未耽搁,尚有七分可治。”

“可是夫人还有月余即将临盆,就怕……”

周氏一脸的担忧。

“无碍,此病只要对症下药,去的也快,唯一有一点可虑。”

“先生请直言,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不管多么麻烦的药材,我定然能办到。”

唐清安认真说道。

“那就朱文和顾道初吧。”

“升,赵胜为金州千总。”

这一回不需要像上回一般大动干戈,因为他的威信不需要这些表面的形式了。

徐寿福守新金殉城,老奴攻打金州失利,退的也干脆,连新金也不要了。

唐清安点点头。

现在的金州更缺少人才。

“从来大夫不像这位先生说的这么痛快,想必用的药也不错。”

“将军还会扩军吗?”

“升,张吉甫为菩萨庙分巡道道官。”

在以往,各家子弟的去处不少,最好的一处就是王子腾处,不但容易立功,且没有多大的危险。

唐清安轻叹一口气。

这一回,举人秀才不往内地跑了,眼巴巴的看着总兵府,希望能得个一官半职。

“哼。”

“升,李道信为亲卫哨官。”

闻言,张友士笑道。

李成贤,王宣,方士珍等人则安静的坐在一旁,他们一样如此,根据将军的安排,他们会负责两地的粮事,工事等。

既然敢在他面前说有七分可治,那就是有十足的把握了,少一成都不敢如此说。

这两人也都是辽左的生员,在总兵府做书吏,才干惊艳任劳任怨,早就被唐清安看在眼里。

“调,王玉功为黑山二十里堡守备。”

一个负责金州全境的民事,一个负责镇江全境的民事。

出海至今将近两年,金州军由他一手建立,军中大小将领,绝大多数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秦可卿睁开眼,唐清安点点头,遂转身走了出去。

“我平日里又不管什么事,哪里有什么心思。”

也就是说,超过四万兵的兵饷,需要金州自给自足。

“升,万三为亲卫哨官”

“神武将军最近可好?”

冯紫英和自己并无交情,为何这般为自己的事情上心,一路千里来金州,这份人情可不小。

“你也听到了,不知道你平时胡思乱想些什么,我又不拘着你的性子,真是自己把自己闷出病来。”

毕竟谢友成,冯胜之,顾应时这些举人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举人能成为从五品的文官,放在关内想都不要想。

金州军里不只是唐清安的人了,还有其余世家的子弟。

不管他是报八万也好,报十万也好,这几个月来,登州只给了四万兵的兵饷。

林黛玉从傲娇的小女孩,变成多愁善感,学会察言观色的少女,同样秦可卿也再变。

张友士如此只能乖乖留在金州,但凭将军驱使,冯紫英也宽慰了先生,他回京城后,也会为世兄之事奔走。

“调,赵赫为庄河守备。”

“家父都好,多谢将军挂念,我回去后会向父亲转告将军对他的问候。”冯紫英起身回道。

如今又不同。

他知道神武将军的公子冯紫英也来了金州,原先他是着急的忘记了这茬,如今想了起来。

这一带如果开发好,可以抵得上四分之一的辽左西部。

冯紫英起身抱拳。

“冯兄有和高见?”

唐清安不愿和秦氏争辩,哼了一声,又上前摸了摸她的额头,紧了紧她的丝被。

这对目前的金州来说,是一个负担,毕竟镇江堡现在成了一个无底洞。

三弟信中说贾府的三小姐,随王夫人经常走动京城世家,为大哥积攒了好多人情。

辽左太大了,人口却不足。

又是总兵府出身,他十分的信任。

唐清安笑道。

很多地方都没有正式的官名,因此唐清安根据俗称而任命。

日后冯家比贾府还惨。

“升,陈恒为长山分巡道道官。”

神武将军……是太上皇的人。

“升,张达基为西洼分巡道道官。”

“升,汪海龙为东洼分巡道道官。”

至于设立分巡道需要山东布政司的任命,唐清安并不以为意,先且这么用着,慢慢再和山东布政司磨吧。

人是会随着环境而变的,谁都会如此。

金州现在缺人才,同时也有了不少的人才。

贾府又动用了多少关系,为大哥挡住了京城这两年里渐多的风声风语。

“调,李成才为黄骨岛堡守备。”

“此事先不急,你回去和冯老将军沟通一番,等我的奏疏发往朝廷,如此才妥当。”

唐清安罢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