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夫妻矛盾(1/2)

第113章 夫妻矛盾

王丰肃这次了大本钱,拿了好些西洋镜,香水,最后又送了秦氏一整面穿衣镜。

秦可卿在镜子前晃了下,先是吓得退了一步,醒过神来就舍不得离开了。

此物……实在是杀伤力太强。

王丰肃这一番,通过夫人们的门道,终于打开了金州的大门,成为了各家的座上客。

一则是个和尚,二则年龄又大,年龄大到可以做这些妇人的父亲,甚至祖父,也不算失礼。

金州的儒生虽然好打交道,可是他发现权利并不大,而金州的将军们,对他的话都不敢兴趣,见也不见他。

当了一辈子的传教士,如何在荒地里挥洒主的光辉,是他的本职工作。

因此来金州没两个月,已经吸引了不少贫苦百姓为信徒。

但是他深知,在陌生的国度,没有官方的支持,信徒越多反而越容易出事。

在旅顺时,倒是有个官员对他很敢兴趣,本来已经劝了他入教,后来终归不敢,反而指点了他一番。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内地风气使然,而金州却是新的气象,几十万人,绝大对数都来自辽左各地。

唐清安摇了摇头。

金州城里的百姓,不像原来寻常人家,一户人口好些人,现在的金州百姓,好多人一家才两三人。

两人相视而笑。

秦可卿越发的奇怪了。

“我走遍了金州,在将军的治下,人们安居乐业,满脸笑容,我从大周最南的地方一路而来,除了些许大的繁华的城市。

大人病死了,这些孩子就成了孤儿,没有人有余力收养。我原来想着,要建孤儿院,把这些孩子都收留起来。”

说道这里,谢友成又笑开了。

饭桌上,李如靖看到干娘眼圈微红,就知道气氛不对,话都不敢多说,几口就吃光了饭,寻了机会溜了。

手绢上有两颗饭粒。

但是终归要尝试一下,如此就要麻烦谢友成了。

镇江城里又有人通风报信,如此这番,毛文龙夺下了镇江。

唐清安咳嗽了一声,几人才晓得将军回来了。

秦可卿让人送了王丰肃离开。

“金州各地有孤儿,确实奇怪,是我们的疏忽,我会把你的话转告给将军。”

三十门红夷大炮,全部安置在了金州,连新金徐寿福索要都没有给,怕的就是万一外面的城池失陷,红夷大炮被老奴所得。

以此推断,对方物资贫瘠,短时间内无力大军出动,这是海州之战导致的结果。”

而红夷大炮,哪怕一丝的可能,也不能去赌,要是让蛮族获得了红夷大炮,大周的城池就失去了作用。

连秦可卿也听得入迷,更何况其余的妇人们。

“我去年才上疏朝廷,要北上收复失地,今年老奴就在复州布置了重兵。

所以防御为主,骚扰为辅,仍然是金州目前的战略。

金州城操练各营,提高了战斗力,但是想要在野战之外,和蛮族一争雌雄还不到时候。

“大周的庙宇是什么样子,老和尚不清楚,不过我们的国,会把孤儿都收养起来,给他们饭吃让他们读书。

如今有了自己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还会不会有这个便利,唐清安也不确定。

“你最近有些太过活跃了,金州城里的妇人们,好大的名声,连锦州的史公都写信来问我。

那这些孤儿去王丰肃那里也不错,可以学习西学。

他原来没有想到这一茬,现在听起,心里改了主意。

按照他的说法,虽有有些惊险,却到底成功了。

但是西方人的东西也有些好的,也是值得学习的,错过了也令人惋惜。

“在我的预料中,镇江离老奴腹地太远,驻兵应该不会太多,加上我又从来没有派船超过石城岛,连鹿岛都没有收服,就是为了不惊动镇江。”

原来的历史上,镇江才几百人,和第一次打复州一个道理,城内的兵都出城乡野收刮兵饷。

“咳。”

我在金州各地,也看到了不少的孤儿,为了填饱肚子,成为了小偷和乞丐。

金州和旅顺,如今都有学堂,金州的二代们都在两处读书。

所以他说的北上,仍然是以海出击,在漫长的海岸线,寻找对方的薄弱之处,以强击弱。

谢友成养了些机灵人,加上各处的联络,不少人为他通风报信,为金州送来了辽左各地的情报。

但是万一呢。

而他想要修建教堂却不行,你告诉他,明年吧,明年我找个地方给他。”

李如靖不好意思的笑了,金钏儿也笑了,这才放了他走。

对她们来说是稀罕物,唐清安却不稀罕。

王丰肃大言不惭,把国外的东西说的美好,而秦可卿听闻,却没有当即答应。

“你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