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上皇出招(2/2)

王熙凤笑着道,“老祖宗到底不心疼三丫头,自己一身的本事不舍得教,指使我这个假钟馗,可见一二。”

端着器具的黄门吓得差点跪下。

他也是活了一辈子的,什么奇事没有见过,今日可又开了眼。

离开了贾府,去了史府,再去了王家,陈德言领着人们,又去了锦乡侯府。

第二日又去史家,第三日则和薛姨妈,宝钗一起去了王府,如是这般下来,一连几日不得停。

到底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轻易安置她,不过也不能放纵,思量着其中的火候,马车很快就回到了贾府。

薛宝钗不和众人说闹,在角落里拉起秦可卿,以免她感到失落。

便宜那赵姨娘了。

“什么怕不怕的?”

“皇爷爷,这参茶煎好了。”

王夫人知道说的是唐清安送入京的鲜鱼,每家百来斤,虽然不多,只不过一路运来实属不易,极为费心思,属于礼轻鹅毛重。

那老者仿似发出了声音,又好似没有发出声音,令人稀奇的是,戴权却听到了,笑着说道,“皇爷爷,这参茶趁热好,药效才是极好的,好散发。”

不提薛宝钗宽慰母亲,且说陈德言。

“探春姑娘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品尝一二。”

这番待遇,王熙凤都有点羡慕了,笑着对贾母她们说道,“探春这般年龄,就开始为夫家走动,可是难为她了。”

如今虽然绝市,但仍然有商人行不轨之举,私通蛮族走私人参,为蛮族送去禁物甚至粮食铁器。

锦乡侯府的老太太已经去了,如今当家的是大太太,也就是李达祖的夫人。

如此,锦乡侯府的小姐们就牵着探春出去。

林黛玉碰了碰贾宝玉,使了个眼色。

薛宝钗听到了动静,走过来询问。

“我家老太太,的确是不怎么出门的,一般事情都不敢怎么惊动她,只是她老人家又是极爱热闹的,经常数落我们管她。”

“好你个颦丫头,我才离开几步,你又拿了什么话来玩我,且看我饶不饶你。”

贾探春一时间受宠若惊,却终归抵不过睡意,竟然在轿子上睡着了。

“我知道唐清安是好的,只不过到底人分三六九等,原先唐清安入京,第一个却是见得我,如今才是他兄弟入京,已然把我们落在了后面,我才有此番感叹。”

几人言语间,吃了茶,用了食,见天色已晚,王夫人才带着探春出门归去。

王夫人替探春和可卿谢了一番,才坐上了轿子。

额头鬓云乱洒,正是豆蔻华年,身兼端丽冠绝,又含楚楚动人之态,看着怀里的庶女,王夫人情不自禁的感叹。

“哥哥如今还未成家,终归是孩子脾性,母亲为他寻个好人儿,有了家室也可督促一二,不定就改了性子,开始上进了。

把锦乡侯府的园逛了个遍,精疲力尽眼皮子撑不住,王夫人见状,拉着探春枕在自己怀里。

“听说你们家老爷,在辽东和唐清安有些不愉快,可是有什么误会?唐清安到底是小辈,需要我家出面劝说一二吗?”

宫殿里,云雾迷绕,一名老者正泡着药汤,满殿伺候的人,忙得不可开交,却又不发出丝毫声响。

到了一处拱门,小厮们才退开了,锦乡侯府的婆媳姑娘们,得知贾府人到了,皆出来相迎。

天可怜见,皇爷爷身体不大好,正需要此物调养一番,那御史太不懂事了。

戴权知道太上皇的顾虑,为其辩解道。

“唉,但愿如此吧。”

探春和好些个姑娘们笑闹了一日,到底都是些小丫头,很快就混得熟落。

宫内太监掌印戴权,进来后看到太上皇闭目养神,上前小声的提醒。

太上皇这才睁开眼睛,厌恶的看了眼参茶。

探春早已梳洗完,到了王夫人处,两人坐着轿子去赴宴。

其余像西平王,北静王等皆归京听用。

“紫阳真人说了,那几千名新挑选入宫宫女,还需要调养时日,淬炼经久才好引药。”

“我们家老太太身子不好,仙去多年,让我们这些媳妇没有福分孝敬。”

锦乡侯府的人竟然还准备了两份厚礼,一份送给贾探春,一份送给秦可卿。

于是,贾府的王夫人,接到了锦乡侯府贵妇派人送来的帖子,请她带上三姑娘去玩。

林黛玉却不说话了,而迎春只是看着黛玉掩嘴而笑,见状,薛宝钗就明白,肯定是林黛玉在编排自己。

皇宫原来是大明皇帝修建,后来被周室拿来使用,百年来几经修葺,那份巍峨越发令人肃然。

顺着黛玉的眼色,看了过去,只不过是宝钗和秦可卿两人聊天,并没有什么出奇。

“听说那金州的将军,送了些许土特产入京,孝敬他的举家,我倒是想要尝尝。”

“皇爷爷开口,我赶明儿一早就通知贾府的人。”

太上皇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戴权见状,拉起袖子就伸入汤中,为太上皇抚背揉捏,只感觉硌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