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廊外回话(2/2)

向着窗户里喊道,唐清安跪下磕头。

“既然闻得薛家主母在此,情理中我得去拜见一番,不过又忧虑碰到老爷回来找不到我。”

薛姨妈从金陵来不到一个月,姐姐在一旁,说东边宁国府那边的园,有好多的梅。

同时想起了前番,坐船来京城时,听到嬷嬷抱怨过船上有薛府外男搭便船。

贾府规矩太大了,她可不敢把金陵的作风带来,老爷去世后,柜上的人如何不见呢。

周瑞家的送走了刘姥姥,回了上房准备答王夫人话,得知王夫人去了薛姨妈处,便转东角门出至东院。

周瑞暗感,虽然薛家的姑娘年岁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可比林府的小姐性子讨喜。

姑娘们中,一名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挽着籫儿的女孩子,见到有人来,放下了笔。

梨香院有十余间房舍,前厅后舍俱全,但是没有在后街开一道门,因此他还要绕路,从荣国府后门进入。

正因为如此,薛姨妈当初才不想放唐清安离去,和别的掌柜伙计隔的老远,中间还有墙,说话也不清楚。

“既然如此,那为何又离开了呢?”

外间的话传了进来,一名女孩悄悄的询问薛宝钗原委,其余的女孩子们也纷纷放下笔。

“太太,唐清安磕头了。”

从开始内心的忐忑,到如今的安定。

“以前他还小,现在年龄大了,不再好见他了,多是让他在廊外,隔着窗子说话。”

现在二月那边的梅已经开了,不过再过些日子,等开的越发的旺盛,才好一起去那边赏。

薛宝钗看去,见原来是她说话,打趣道。

“和你还有缘分呢,一起做的船来的,还是我求的妈妈。”

唐清安一头雾水,才几个月不见,怎么就如此生份了,难道还在生气不成。

像唐清安几兄弟,就能见面说话,再外一等的关系,就是在门外说话。

正在此时,外间有人进来通报,说有叫做唐清安的年轻人求见薛姨妈。

“你原来在金陵,难道不见他吗?”王夫人问道。

薛宝钗笑着摇头。

唐清安被嬷嬷引进来,却被嬷嬷挡在廊外,“太太说,就在这里说话。”

嬷嬷喝了一声。

王夫人点点头,她能理解妹妹的难处,那么大的家业,她一个妇道人家想要替自己的儿子守住,不见外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唐清安的忐忑,俞禄自认为看透了他的内心。

令她欣慰的是,儿子和贾府的子弟关系处的不错,女儿也很受贾府女儿们的欢迎。

“什么?哪里有这等忘恩负义之徒?”听完薛姨妈的话,王夫人不可置信。

“我家里原来有个孩子,去年还送去了宁国府那边,不知道如今是个什么光景。”

此时,一个丫鬟跑了出来,说道,“太太问你,为何当初要离开薛家?”

“莺儿,这?”

唐清安认得眼前的丫头,是薛宝钗身边的丫鬟,原来叫做黄金莺,才几岁就进了府,当时哭个不停,自己还买了玩具送她。

后来薛宝钗觉得她的名字拗口,才改为莺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