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乌全得(2/2)
“你二哥嘴笨,但是心情却是极好,我们家虽然没什么大官,兄弟容嫂子说句自夸的话,至少也算是此地的门面人物。
乌忠还哭了一路的鼻子,吵着要姨母回来。
本来还想着如何与三堡扯上关系,却想不到送上门的机会。
说道这里,乌全得眼圈微微泛红,说不出话了。
这就是当初自己选择从乌家入手的原因,到底是地方的豪强,很多事情真的都有转机。
不像舅舅乌进孝家,儿子四个。他们家只有乌全得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以前有两个都没成活。
“远房的表弟来了。”
千户官是卫所官世袭制,守备是营兵制。
大周承袭明制,取明而代之,卫所制是正规军制,这些年不堪使用开始募兵制。
“哟,这是怎么了。”乌全得媳妇,端着一盘干果,掀开门帘子进来,看到气氛怪异,笑着招呼道。
随后又见了嫂子和乌全得的女儿,才三四岁。
乌全得满意的抓了一把松子递给唐清安,唐清安连忙接过,又笑道,“我也是拖舅舅的福。”
见对方这么谨慎做人,乌全得越发觉得此人的确有可能出息,所以更为热情。
如果自己选择去陌生的地方,光摸清楚门路都不容易,更何谈敲开门。
扫了一眼嫂子,唐清安恭维道,“二哥,你可真有福气。”
像广宁右屯卫的几个百户,去沈辽各重镇入营,就会成为兵营官,多半会任管队。
“今日从二哥处得闻母亲小时候的往事,正是求之不得以慰思念。”
还记得他和乌德两人调皮,时不时上树掏鸟窝,姨母则在下面叉着腰骂他们。
到了一处石砖瓦房,外面还修了院墙,这片地方最好的房子,乌全得进门叫出家里人。
“那时候姨母可凶了。”乌全得感叹道。
乌全得二十八岁了,比唐清安大了整整十岁,虽然两人是平辈,但是说话始终带点长辈的口吻。
唐清安虽然前不久还是白丁,一样觉得其中必有隐情,乌全得没有官身,哪怕是权贵家的庄头,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娶到守备的女儿。
“你看我,尽说着旧事,反倒是惹得兄弟也跟着伤心起来了。”乌全得收拾了心情,脸上露出笑容。
而且本来已经是世袭的百户了,现在就已经很出息了,每年去荣国府送租,还可以顺路去找他落脚。
“瞧你说的,什么乌不乌的。”乌家媳妇翻了个白眼,乌全得被媳妇数落也不生气,只是讪笑两声。
见了乌全得母亲,唐清安上前要磕头,被乌全得拦住了。
还有大伯家里,几家人连在一块,官面上各处都能递得上话,得几分情面。
衙门里又是看人下菜的主,真要是万一以后哪里为难,就像你二哥说的,跟家里人说,大家一起想法子,千万不要闷在心里,最后独自为难。”
一番话说的唐清安刮目相看,不敢小瞧眼前的二嫂。
“我到东海堡任职,谨慎做事本分做人,上下都还处的不错,并没有谁给我为难,但是今日有嫂子这番话,我心里更加落了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