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辽东都司(1/2)

第14章 辽东都司

四大家族的关系网收缩或者蔓延,如今唐清安也成为了其中一份子,和乌进孝终于回到了辽东。

宁国府和荣国府,在辽东原本有三四十处的庄子,将近五百顷的土地。

沈辽两地去年卖了好些庄子,如今宁国府和荣国府各剩下十来处庄子。

其中宁国府在大黑山有五处庄子,荣国府在大黑山旁的小黑山有四处庄子,剩下的十六处庄子则在宁远各处。

乌进孝带着唐清安和刘承敏两人,回去的路上介绍风土人情,各地卫所情况。

乌家立足辽东近百年,乌进孝从小在这片土地长大,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算得上活地图。

怕两人年轻,不懂蛮族的厉害,不知道天高地厚,详细的告诫这几年辽东发生的事情。

四年前蛮族可汗老奴统一蛮族大部,率领两万步骑,突袭了抚顺,东洲,马根丹各地,辽左各卫官兵尽败。

辽东官兵还有八万人,但是精壮能战者只有一万余人,又分散各地防守,而且步军皆不习弓马,一切器械皆朽钝。

加上朝廷腐败,官员武将肆意剥削士兵,各仓军粮被军吏掺和沙土糠秕,士兵饿的嗷嗷叫,逃兵日日都有。

刘承敏仍然觉得此事太过不可思议,就是十余万头猪,也不容易被全歼,更何况十余万各地精兵,又是如何轻易被人分而围歼呢?难道将领都是猪吗。

乌进孝又爆了个令人震惊的信息。

两人都是自己的晚辈,乌进孝神色凝重,告诫两人接下来的话不要对外透露。

“这就是衙门有人好办事,辽东都司咱们谁都不认得,且忍着吧。”

“原来的辽东巡抚是太上皇当朝的老人,后来为了这番大战,皇上提议用新人,被太上皇否决,如今的辽东经略,仍然是朝廷老人。”

准备了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各路精兵,连同一万多高丽兵,合计十万余人分四路攻蛮族。

“既然是十余万精兵,为何会败呢?”刘承敏好奇的问道。

“难道?”唐清安迟疑的看向舅舅。

找到兵科坊的吏员,见只是个小小的百户而已,遂失去耐心,敷衍说先去户科改籍。

晚上到了鞍山驿,偌大的驿站除了驿夫没什么人,三人洗漱后修整了一夜,第二日天明上路,几十里路尽是无人的村庄。

北风呼啸,骡车上的刘承敏冻得脸色发青,斜靠着唐清安瑟瑟发抖,只想着快点去落脚的地方。

就像前世有大佬分析的,两者权谋出色,可惜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两人饥肠辘辘,又饿又渴的去吏科。

出了山海关,经过宁远卫,然后到广宁卫,唐清安和刘承敏两人所在的东海堡就属于广宁卫。

“没有换人,戴罪立功。”

乌进孝轻车熟路,去了辽东都司衙门,去找自己的老熟人帮忙,结果告知此人外出公干去了。

乌进孝知道两人长在南方,生平第一次来北方,很多事物并没有见过。

“辽东乃边地,军户都这般被轻视侮辱,其余地方又能有什么不同?大部士气低下,仅有几支士气高昂的,人数却少。

见乌进孝如此慎重,唐清安和刘承敏都严肃起来。

这番惨败,哪怕是太上皇的人也难辞其咎,必定被处理,不可能再继续担任辽东经略。

到了吏科,好不容易找到人,结果告诉他们,必须户科的人先送来他们的籍贯名录,他们才能录入武官图录。

等啊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