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推荐(1/2)
第9章 推荐
《尉缭子》这本书,唐清安在金陵看过。
本来以为是《汉书》里讲“兵形势”中的尉缭三十一篇,粗略看了两眼,却发现了不同。
这本书并没有讲“兵形势”,反而在战略战术上有独到的思想,正欲继续看下去,书局的伙计上前。
唐清安在薛府做事,明白规矩,给了钱把这本书买下。
等回到后街,正是中午时分,街上人不多,先前那小女孩还在,独自坐在门前的墩子上。
小女孩长得很可爱。
让他想起了薛宝钗,小时候他带过薛家兄妹出去玩,那时候薛宝钗才三四岁。
不同于薛宝钗的文静,眼前的小女孩风流灵巧,颇有一股空谷幽兰,水雾之韵。
小女孩独自在外可不安全,拍子不少。
“你是谁家的孩子?”
“今日是来跟老爷辞行的,路上怕大雪封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想要再见老爷就要等到明年。”
见小女孩没有反应,唐清安摇了摇头打算离开。
因在厅上看着小厮们抬围屏,擦抹几案金银供器。
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不知府里其实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讨了个没趣,唐清安转身离开。
乌进孝陪着笑,向贾珍解释。
见老爷没有话说,乌进孝出了府,连忙去找唐清安。
“你母亲呢?快回到你母亲那里去,小女孩不要单独在门外玩,小心被拐子拐了去。”
至于贾府早就没有实权的事情,贾蓉不想过多解释,这其中原委干系太大,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贾府不少势力已暗中过渡给王家。
和荣国府那边不同,长房老爷不管事,张口闭口就是银子,二房老爷则整日冷着脸,没人敢亲近。
少妇不再多言,拉着小女孩进了屋。
叹了口气,回房盥漱毕,换了靴帽,较射之事如今无法继续维持了,不过贾珍并没有放弃,寻思还得找个机会继续组织起来。
组织世家子弟较射,可惜竟然没人吃得苦,才月余就各找借口不来了。
好清脆的声音,好出彩的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
命人找来儿子贾蓉,跟他安排事。
荣国府在关外的庄子,每年春秋两季收发卖的时候,荣国府都会派管家周瑞去监督。
眼眶渐渐红了起来,漫成了水线,汇成水珠滴下。
宁国府老爷对他们下人还是不错的。
“你这老货这几日来的勤,又为了你那外甥的事情?”贾珍虽然因为世家子弟的事情生气,却并没有给乌进孝脸色看。
“我是乌进孝的外甥唐清安,宁国府那边的。”唐清安指了指前面。又解释道,“我看小女孩一个人在这里哭,劝她回家里去。”
“这老砍头今儿又来。”虽然如此说,贾珍还是让人带他进来。
“唐清安。”
“谁在外面?”
乌进孝见众人不信,把外甥行李里的兵书都背了一遍,还有些记不起名字的,急的面红耳赤。
“我没见过父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