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铁路工地(第三更,求订阅)(2/2)

习惯成自然嘛!

在南华朱先海的身份颇为复杂,因为国王的身份被人称为“皇上”,但又被公司高层称为“主公”,而洋人则称其为“老板”,复杂的身份,其实也就看称呼的对象是谁。

对于监工的命令,那人也没有任何质疑,不需要质疑,在军事化管理的工地上,按时完工是应该的,否则就是军法从事!

不过要是不能按期完成,被班头们称为“皇帝老子”的朱先海,还能拿这些苦哈哈的劳工怎么样?

顶多也就是各营的营长倒霉而已。

即便是掉脑袋,降级处分的话,工资也会少一大截。对于好不容易在领章上扛上的人来说,又有谁愿意降级呢?连长,大小也是个官啊!能管上百人的官!

瞬间,胡雪岩就认出了这位爷的身份了——肯定是百姓们口中的“皇上”,高层口中的“主公”了,于是连忙拱手改长揖。

与这个时代的施工不同,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朱先海特意选择了后世的“分段施工”技术,就是把从南华到内乌肯之间上千公里的铁路,分成20段,每段一个营,通过20个分段同时施工的方式,以加快铁路修建进度!

胡雪岩之所以称“主公”,根本就是为了抬高他的身份——毕竟,这个称谓等于自认“臣子”,

胡雪岩!

这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啊!

打量着面前的中年人,朱先海问起了工程的进度,对此胡雪岩自然是如实禀报,听完他的禀报后,朱先海说道。

铁路工地就是一个军事化管理最佳场所,工人们在这里适应集体生活,接受军事化的管理,养成了习惯将来自然也就不会抵触南华的全民军事化了。

在草原上本身就没有什么定居点,顶多也就是有几个马普切人的部落而已,骑兵在草原上训练或者调动,在工地上歇脚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那可是会掉脑袋的!

在工人们忙活着修建路基时,在路基旁边一个穿着布衣,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不时的拿着算盘,似乎是在计算着什么,就在他算出结果的时候,那边又有一个穿着蓝色长袖衫的连长一路小跑过来。

这条铁路并不仅仅只是担负着移民的重任,他同样还是南华的北方第二道防线。

“哎呀,小的胡雪岩见过主公,给主公请安!”

也正因如此,才会对工期提出了格外的要求。

这年月的铁路质量肯定不能和后世相比,所以施工也快,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年底铁路肯定能修到内乌肯,不过这只是完成路基,铺设路轨还需要一段时间。

微微点头,朱先海随意的问道。

“你祖籍是什么地方的?”

胡雪岩连忙答道。

“回主公话,安徽徽州绩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