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永恒的钉在耻辱柱上(1/2)

第286章 永恒的钉在耻辱柱上

——隐情?

桥玄目光幽幽。

俨然,他知道三年前那场“大名鼎鼎”北伐鲜卑的大战中,更多的隐情。

柳羽没有说话,他默默的看着桥玄,等待着他的真知灼见。

“世人只知道三年前,是陛下力排众议,派夏育、田晏、臧旻各率三万兵马,连同匈奴的一万人,共计十万大军北伐鲜卑,可事实上,世人又怎会知晓,夏育的背后是谁?田晏的背后是谁?臧旻的背后又是谁呢?”

桥玄把话说到这儿,柳羽就懂了…

敢情,这三位主帅,也不是一条心哪!

柳羽不由得回忆起,历史记载中,那场灵帝朝时,声名赫赫的“漠南之战”…

战备上,九万汉军,一万乌桓军,均是骑兵,装备精良。

名气上,夏育、田晏都是打了十几年仗的将军,更是师从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臧旻则历任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原太守,在讨伐叛乱中屡立战功,甚至镇压了会稽人许昭在句章的起义,活捉叛贼父子。

再说战术上,东路夏育出高柳,西路田晏出云中,中路臧旻与南匈奴单于出雁门,三路大军带着辎重穿插两千里直奔草原腹地。

似乎,乍一看…这么点将,这么排兵布阵,没毛病。

柳羽眨巴了下眼睛,“陛下为何会派这么三个人统兵呢?”

桥玄捋着胡须,缓缓道:“那一年陛下才二十三岁呀,多么年轻气盛,敢打敢拼的年纪!”

之前不懂,现在也不懂…

桥玄的语气再度变得凝重:“我说这些,不是泼冷水,而是要你想清楚,与鲜卑决战不是儿戏,几个问题必须考虑清楚。”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

关西将门、关东氏族再加个宦门…这样三股势力挑选出来的将军,他们出征是打别人嘛?陛下确定,他们三个自己不会打起来么?

桥玄似乎看出柳羽的疑窦,提醒道:“夏育是武威郡姑臧人!”

“臧旻能从底层徐州从事做起,桓帝朝时辟司徒府,除雍奴令,灵帝时,为吴郡太守,熹平初,拜扬州刺史,迁使匈奴中郎,将徵拜议郎,转长水校尉,历任中山、太原太守,这等升迁的手段,岂能少了世家大族的扶持,想来,他是某个氏族一派的。”

柳羽不懂了。

以前柳羽读到这一段历史总觉得有些扯蛋。

是啊…

可稍稍一推敲,问题太大了。

可陛下呢?他之前的是桓帝…提到桓帝,那下意识想到的就是“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桓灵也!”

柳羽挠了挠头,这他就懂了。

天子也是无奈之举,妥协之举!

呼…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桥玄的娓娓道来…让柳羽越发的迷茫与困惑。

粮食怎么办?

军辎怎么办?

军饷怎么办?

这些都是大难题…

“不错!”桥玄颔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