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大夫食豚 士食鱼炙 庶人食菜(1/2)
第242章 大夫食豚 士食鱼炙 庶人食菜
“荆州,沃野万里,百姓富庶,一条泾河至长江的天堑便可将整个荆州从大汉分割,这等良地,只要州牧与地方氏族联姻,勾结在一起…他们便是荆州的王,他们完全不需要给朝廷再进贡,甚至…荆州牧都可以在地方行天子的仪仗?朝廷管得住么?”
先是益州,后是荆州…
这是废史立牧这道政令下,最直观的两个地点。
柳羽的话也绝非杜撰…
自打废史立牧后,刘焉、刘璋父子坐拥益州。
山门一封…几乎与朝廷断绝,任凭中原战火纷飞,他们在益州土皇帝当得不亦乐乎,刘表更是欣欣然的笑纳了荆州,从初期单骑入荆州开始,与当地的豪门大族蔡家联姻…赚够了政治资本,又联合蒯家…
可谓是把荆州第一梯队的氏族收为己用!
至于第二梯队“庞(庞山民、庞统)、马(马良、马谡)、向(向朗)、习”四家,也委以重任。
只扫之家门前雪,从不过问他人瓦上霜,一举让刘表成为汉末前半场最安逸,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当然…这些刘宏并不知道,可柳羽细细描述出的画面依旧让天子刘宏触目惊心。
眸光流转,过了许久…
他默默的看着张让带着小黄门将一盘盘的猪肉端上来。
柳羽的眼睛始终盯着刘宏,他想要看看刘宏在听到这些时,是何种心情?何种心境?
果然…
这个…
在黄巾起义后,不过两年又爆发出了第二次黄巾起义。
柳羽则道:“陛下不是好奇,臣如何养活这三万流民么?秘诀就在这猪肉里…”
这些话,让刘宏的面色骤变,他低下头。
可事实上,古人还真吃猪肉…只是没有像狗肉、羊肉、鱼肉这些吃的那么频繁。
偏偏要说跑偏吧,又不完全…好像,如果真的能一百天养出两百多斤的猪,那还真能一定程度的解决百姓的饭食问题。
刘宏试着猜测,“三千、五千?”
其实饭食很简单…
“臣斗胆预言,但凡这些叛军有一口吃的,能有衣服穿,天冷了能有一个地方避寒,他们决计不会走出这一步…百姓太苦了,而这才是大汉的症结所在!”
“陛下,孟德传给臣的书信中提及,他负责后勤事物,一场剿灭蛾贼的叛乱后,往往需要挖许多个壕沟去掩埋叛军的尸体,因为尸体太多了,所以壕沟一定要挖的极深,只有这样野狗才不至于抛开去拖走他们的尸身充饥,按每个埋葬坑五百人计算,最多的一仗,他挖了一百四十个大坑,总共耗费了五百士兵了一个月,才算全部掩埋民众尸体。而尸体中更多的是老人,是妇孺老幼,他们都不是战场的主力,也不是蛾贼的精壮,却遭到无情的杀戮!”
当然,诚如《宋会要辑稿》记载,宋朝时的宫廷吃猪肉4131斤,羊肉43万斤,汉朝时的比例虽不至于这么夸张,但大体差距还是有的。
三万人,这可是三万张嘴呀…
“是…”柳羽肯定了刘宏的话,“的确很残暴,因为这些叛乱者…他们除了征战外,还需要养活自己的家儿老小,大汉连坐法之下,他们的家儿老小若是不跟着他们就会被珠链,可跟着他们又会战死!他们不得已,必须要劫掠更多良民…可事实上?他们愿意如此么?”
柳羽伸手,做出一个“请”的收拾。
所以…无论是两汉魏晋、还是唐宋元明猪肉都很便宜!
不好吃归不好吃,祭祀的时候往往还是需要一个猪头,这是因为…《国语》说“大夫食豚、士食鱼炙、庶人食菜”,虽然猪肉不好吃,但是“猪肉”还是所谓的“天肉”!
只是…
“是…”柳羽颔首,“这叫东坡肉…臣用了一些方法一定程度的改良了猪肉,可…因为时间有限,还是有不少带着些腥臊味儿,这种腥臊味往往让人难以入口,于是臣就调制了大量的调料,在这东坡肉里加入了大量的酱料,凡三斤猪肉,必加二两葱,二两白,还需放四绍酒,一两姜块,三两酱油…”
刘宏与柳羽聊的是民生疾苦的问题,是这些黄巾叛军,但凡有一口吃的,有衣服穿,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住,那就不会起义闹事!
可…似乎…随着张让这正午的饭食,节奏跑偏了…
竟…竟和想象中的猪肉完全不一样。
柳羽继续笑道:“不妨请陛下饭后移步到后山的猪棚,臣在后山造了三百多个猪棚,共计养了一万多头猪呢…”
趁着刘宏还没有用膳完…
他要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粮食供给问题!
而黄巾叛乱的根源,柳羽更清楚,那就是“底层治理”,是底层治理的失序、失范、失调!
不解决这个问题,两年后黄巾起义照样会卷土重来…
柳羽特地嘱咐,天子的食材和每一个流民的都是一样的,当然…沾着天子的光,今天的饭食肉格外的多…
只是…刘宏还是一阵心有余悸。
“陛下请!”
比如酱油…啥玩意是酱油?
当然…哪怕是姜块,刘宏也不知道,他吃的山珍海味不少,对调味品本就是一窍不通!
“那这个呢?”
他是天子,治理的是天下,又不是屠夫…养的是猪,怎么会知道这些。
自打流民越来越多后,柳羽已经在玉林观后山处,开设了大量的猪棚,就是养猪!
柳羽的眼睛连连的眨动着…
刘宏倒是没觉得什么,可张让觉得不对劲了…他出身颍川…虽没养过猪,可见过别人养猪啊,他记得…有屠夫讲…别说一头猪到两百斤,就是到一百五十斤都极其困难!更别说只有一百天了!
“柳观主,这猪肉是美味无比,却也莫要欺君哪…猪怎么可能一百天长到两百斤呢?若是这样,那养头猪供给的肉食…能顶得上十头羊了!”
故而…让柳羽提及,“今日的正餐的主食是猪肉时!”…
柳羽的话让刘宏一怔,他意识到,柳羽这是话中有话。
刘宏指着一个红扑扑的肉问道。
刘宏又指向另外一盆猪肉…里面还有菜,各种各样的菜,好像是菜就能够往里面搅和一般。
不等刘宏反问…
后世…许多的键盘史学家会提出质疑,说什么古人是不吃猪肉的,太骚了…而且猪往往很暴躁,饲养的难度也大,肉太硬…不适合烹饪。
“这叫大乱炖…”柳羽继续介绍道:“就是把猪的所有部位,诸如猪骨、瘦肉、五肉、猪血、猪肠、猪腰子一股脑去炖,加入各种菜…什么菜都行,一炖之下,飘香四溢!”
又是一连串的道理…
第一次黄巾起义因为张角、张宝、张良的殒命被抑制,可太平道徒并没有放弃,他们只是蛰伏了起来,而更关键的是…这些农民对朝廷、对大汉的诉求并没有人理睬,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念及此处,柳羽的眼眸中释放出一抹夺萃的光…恰恰这个眼神,这个光,感染着天子刘宏。
柳羽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好吃啊!”
“正是!”柳羽颔首,“陛下也看到了这玉林观了,玉林观中有饲养家禽、有饲养牲畜的,有耕种的,有专职的匠人…乃至于,就是要打造铁具,玉林观也能够做到,而玉林观中聚集的流民,陛下不妨猜猜有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