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真正的将军,乃成长于战场上!(1/2)
第217章 真正的将军,乃成长于战场上!
类似曹嵩这样的父亲,在洛阳城有很多。
那些被分往第二路…或者第三路军的官家子弟,大多以各种理由调入第一路大军,屯兵洛阳四周诸门,保卫京都安全,无论怎么看也是更安全的。
曹操属于另类…坚决要待在第三路。
曹嵩也是醉了…
生了这么个儿子,他也认命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
洛阳北部尉时,铸五色大棒棒打权贵,顿丘令时颁十罪疏,惩治豪强…曹嵩知道拗不过这个儿子,又担心他的安危,只好…屁颠屁颠的给皇甫嵩去送礼。
希望他能高抬贵手,照顾着点儿曹操…
至少…让曹操苟得一条性命!
只是,曹嵩拜见皇甫嵩时,皇甫嵩是礼也没收,回话也没有,那轻蔑、冷淡的眼神,让曹嵩心有余悸。
曹操对皇甫嵩是既敬又怕。
皇甫嵩不喜欢《孙子兵法》,他推崇的是吴起的《吴子兵法》,就连带兵打仗、行营、驻扎也酷似吴起的风格!
再加上…
皇甫嵩当即对副将下令。“去,把这个骑都尉喊来!”
就连曹操也被皇甫嵩的话感染!
皇甫嵩也注意到了曹操…能看出他面颊上的兴奋表情,登时对他多出了一丝好感!
这一节集训结束后,皇甫嵩命人取来曹操的“名册…”
这…
柳羽的眉毛骤然间凝起,他沉吟片刻,方才张口:“曹大司农此举,怕是要适得其反了!”
呼…
哪曾想,皇甫嵩依旧是沉默。
荀彧颔首,轻抿了口茶…
都要经历专业的训练。
他沉吟了许久,像是在品评着曹操的话,最终,他问出一句,“那你认为,战争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皇甫嵩是个严格要求的人,每一项都需要亲自考验,每一个百夫长、千夫长都需要亲自指派!
可这些讲解,别说几个月,就是几年也未必能精通。
…
呵呵,这个早上还被自己羞辱过的,读了七本兵书的家伙…如今穿上官服,倒是英姿飒爽了许多。
又想起,白日里皇甫嵩提及过的——真正的将军,从来都成长于战场上!
如今…皇甫将军承了玉林柳郎的情,怕是少不得安排一些玉林观的人。
这些…
“《料敌》篇中判断敌情,如何克敌制胜可谓精辟。《治兵》篇阐述战争的胜负不在于军队多少,而在于是否法令严明、赏罚必信,主帅是否有凝聚力,做到让整个军队打不散、拖不垮!”
“这第二路军可不是佛堂,也不是粥店,他曹嵩把儿子安排到这边作甚?想捞取好处,门都没有!”
这次来询问柳羽,便是天子刘宏授意的…说到底,这皇甫嵩是羽儿安排的,他如今不出兵,这…什么意思?
“柳弟?陛下派人去问过皇甫将军,是缺兵?缺粮草?还是缺乏辎重武器?可…皇甫将军三缄其口,要么避而不见,要么…也是顾左右而言他,他…究竟在等什么?还要等多久?”
此言一出…
后勤、工兵、行军、扎营、攻城、射击、步兵、骑兵、侦查兵、突击部队、战术、战势…等等…
皇甫嵩什么性子…他最受不得听这些!
说起来,皇甫嵩因为党锢,被关在洛阳北寺狱那么多年,对宦官是深恶痛绝…
自打…二路军练兵开始,皇甫嵩就住在帐篷里,吃喝、办公全都在里面,这是让曹操佩服的地方。
这话脱口…
曹操的回答,让皇甫嵩惊讶,他点头道:“那你觉得《吴子兵法》如何?”
大帐内,唯独剩下皇甫嵩的一声冷笑。
一时间,曹操更是打起了精神,依次检查自己的骑都尉官服。
——曹操毕业于太学,曾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
只是…
“希望大哥能扛得住吧,皇甫嵩是个好老师,却也是个冷酷的严师!”
“还有一事,本不想对你讲述的…可…”
看着副将走远,皇甫嵩缓缓捡起了曹操的名册,又看了一遍,口中喃喃:“宦官之后,历任过文职,从事过吏治,呵呵…这等只会谏言、断案之人?能打仗?能带兵?”
这简历中,皇甫嵩第一眼看到的是曹腾、曹嵩的名字!
“文若何时吞吞吐吐起来了。”柳羽为他斟上茶,笑吟吟的问道。
这一刻,皇甫嵩的脸色已经冷然至极…轻蔑一笑。
昔日在太学,曹操是段颎的弟子,段颎上的第一节军事课就提出,军营内…凡是武将的,要在回上级将军的话时加上“末将”二字,有意成为谋士的,要在回话时,先说一个“某”字…
曹操发现,这个问题他没有与柳羽探讨过。
皇甫嵩却不理睬曹操的尴尬,接着讲述道:“兵书只是书,看兵书绝不代表能打仗,尤其是战场!”
柳羽眼眸凝起,眼神中露出了几许担忧。
崭新的牛皮肩铠;
坚硬的铁质护胸;
鱼鳞色铠甲;
弹力不错的双层牛肚皮护腰…还有坚硬的骨质护肘。
洛阳,玉林观中。
…
不过,这个问题,他也有自己的理解,“末将以为…战场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主帅对于各种情况有效的控制,保证将士一心,能打胜仗!”
偏偏,皇甫嵩比较另类,他只需要四万人,愣是调遣回去了五千人去第一路军团,参加防御!
“说说…”
而曹腾…乃是曾经的宦官之首,曹嵩更是宦官养子。
当然…
战场不是儿戏,从各地紧急招募来的各届太学生、各类官办学籍的学子…
…
天子急,百官急,荀彧自然也急。
皇甫嵩又回想起,昨日曹嵩送礼之事,厌恶之心更甚。
自己千万不要帮了倒忙!
长长的呼出口气,曹操再度紧了紧盔带,点头示意卫兵通报!
“吴子主要在他的兵法中论述战争的出发点问题,反对好战之主,提倡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他的作战思想来自于孙武,其中《图国》就来自孙武“兵贵胜,不贵久”。”
皇甫嵩没有说话…
荀彧点头。“兄岂看不出,三弟想要栽培孟德,只是…这过程,怕并不轻松!”
荀彧迟疑再三,还是张口,“昨日,曹大司农去求见皇甫将军了,还带了一块儿玉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