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没有玉林柳郎,何来皇弟刘备?(1/2)

——帝排世谱,刘玄德与天子乃同辈,按年龄,乃帝之弟也。

(ps:上一章最后,帝之兄也,是我记错了,不是帝之兄,应该是帝之弟,刘备年龄小一点!感谢读者们纠正。)

要知道。

汉代宗族的事宜有专门的官员“宗正”去管理,而“宗正”贵为九卿之一,职权极大。

各州、郡、县,每半年都需要将汉室宗亲的名单重新递上,其中半年间的生老病死,子嗣传承也需要一并记录在案。

且“宗正”会派遣属官,每隔一、两年就去地方实际考察一下。

故而…

汉室的宗族族谱极为庞大,可以说,当年中山靖王刘胜生下的二百多个儿子均历历在目。

更别说,其最有名的儿子,陆城亭侯刘贞。

而刘贞的封地“陆城”恰恰便是如今的涿郡。

可以说,完全能对得上!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地方是…天子竟要昭告天下,许他以“皇弟”之头衔,说穿了,陛下这是要对这刘玄德委以重任。

刘宏满心欣赏,当即拍案道:“传旨,将刘卿之族谱昭告天下,从今往后,刘卿乃是朕之皇弟,行走于內朝,御前听用,至于官衔,由尚书台草拟!”

恰恰…

他…他这算是平步青云了么?

念及此处,他不禁眼睛湿润了,别看他自诩“中山靖王之后”,牛逼哄哄挂闪电的,可事实上…他最是清楚,自己这汉室宗亲没啥含金量。

这些下人本就是奉命邀请,哪里知道,这位新晋的皇弟与玉林柳郎的关系。

前有袁氏太尉之衔拱手让人…

可现在…

而张角更是开拓进取…

几名小吏拿着各式的请柬。“我家老爷乃是河内司马氏的司马防,当今尚书右丞、洛阳令司马防,请刘皇弟到府上一会!”

“想不到,刘卿竟还是汉室宗亲…”刘宏感慨道。

当然了…

只是…

当然…

这…

所以…

简直,恐怖如斯啊。

刘宏的心头也带着些许震动,目光定定的看着…终于露出些许动容的刘备。

太平道信奉的是“中黄太乙”,更是以“中黄”代替“东皇”为教义与使命!

此刻…

说起来,张角在巨鹿也算是大族出身,照理说,他就算是发现“读书”、“儒学”没办法让他入朝为官,光耀门楣。

太平道总坛,炉子上有烤肉,温酒的酒注里冒着热气,张角从酒注中拿出了热好的酒,为昔日的太尉,太平道幕后的支持者袁逢斟满。

可…

如今刘备既提出“边陲百姓之苦”,这…

那是一次,他入山采药,遇一老者碧眼童颜,手执藜杖,自称南华老仙,他把张角召唤到一个山洞,授予张角天书三卷,名曰《太平要术》,并告诉张角应向天下宣扬教义,普度众生吧。如果心生邪念,将会遭到天谴,接着便像风一样消失了。

呵呵…讽刺,又有那么继续滑稽。

这一版宣扬的是“洪水将出”的末世言论,又提出“黄天”将拯救世人的预言!

恩人?

从一个“白身”到如今的“皇弟”,柳弟的手段、人品、见识…均让他刘备钦慕不已!

坊间有传言说,张角的师傅是南华上仙。

沉默了片刻之后,刘备朝所有人作揖。“请回禀诸位公卿,下官还有要事,不敢叨扰!”

他骤然发现,就这么一年的图谋,柳羽虽然没有入内朝为官,但如今…朝堂上太尉桥玄、侍中蔡邕都是他的人…

他唯望第一时间去见到柳弟,向他拱手一拜,道一句衷心地、发自肺腑的话…

刚一出司马门。

一想到这儿,刘备就感觉恍如隔世。

想到这儿,张让的眼珠子连连转动。

袁逢提及酒樽抿了一口,继而眼眸微眯。“大贤良师,怕是今日之后,再难有你、我如此畅意饮酒的时候了。”

退一万步说,若是这个时代,有人敢冒充汉室宗亲,那“宗正”是有权直接派人就地格杀的…且珠链九族!

所谓——“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立即便有人围拢了上来,洛阳不乏一些耳目通天者。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均是邀请刘备去各自府上拜会的。

刘皇弟…这个称谓,陛下才刚刚送至尚书台,诏书都未颁出,可许多家族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趁着现在此子官职还低,自己还能礼贤下士一番,将来…有利可图啊!

按照《太平经》中的推演,汉王朝(苍天)大数已尽,作为土德(土色黄)、黄天的代表,太平道应当取代汉王朝的“火德”,以甲子年甲子日三月五日为佳!

在张角看来,这是“南华仙人”或者说是“庄子”的预言…

这话算是…逼刘备。

“将军!”袁逢脱口而出,“张教主替黄天行道,就叫天公将军,张教主的两位弟弟,一为号令人间,便号‘人公将军’,一位统帅地公,索性便称呼为‘地公将军’!”

《太平经》原名叫《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它的由来是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编著的一部黄老道著作,共计十二卷,区别于以往,道教总是讨好汉家朝廷,这一本书…是道家与儒家争斗彻底失败后,坠入黑暗后发布的,堪称彻底黑化的道门教义。

而那时的刘备,便是在一个涿郡县令…在同族的刘德然面前,都需要等候许久而不得见!

“到时候,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太平教徒几十万人,三十六方同时起义,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如此这般势必无往而不利!”

酒水罢,袁逢继续道:“《太平经》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这是张教主取名‘大贤良师’的由来,可明年岁末,三十六方起义,单单这大贤良师就不够了!”

刘宏在朝廷中太需要一些帮手了。

他沉默了半晌,才行礼谢恩道:“谢陛下恩典。”

刘备自宫中告辞出来,刚刚出司马门,心头狂喜的心情再也无法压抑,他仰起头望向天穹。

若是刘备不改口,怕是要得罪一票人。

好一个立下赫赫功勋,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皇弟”…羽儿这次不仅是送了一个贤才,更是送给了刘宏一大“臂膀”!

要知道,单单论及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这个身份,刘宏对他的信任便足以远超荀彧!

这是身份使然,更是立场使然。

这还是太平道中有关大贤良师学道的一种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