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2)
“刘县令慢走啊!”
她是马元义的母亲,原本身患瘟疫的她已经绝望了,家中更是无隔夜之粮,那时候…是刘备接济了他,还带来了大夫治好了她的瘟疫,且不说…后来的抵御乌桓,单单救下她瘟疫这一条,这便是天大的恩情。
陛下的诏书中只提及亲自召见刘备、魏延二人,意思再明白不过。
这一刻,刘备是切身感受到了许多温暖。
他自然能感觉出来,这刘备刘玄德此次回京势必会一飞冲天了。
毫无预兆…
刘备朝着陶谦笑了笑。
有人看到陶谦也来了,连忙道:“陶刺史,玄德就在行辕内,不过…皇甫将军也在,故而,我等守在门外,不敢冒然入其中。”
说罢,刘备已经坐上了马车,天已经渐渐的露出了鱼肚白…马车缓缓而行,走过了一条条熟悉的街巷,浩浩荡荡的人,竟是越来越多。
他知道,在太平道一天,怕是他再也无法换取到母亲的原谅。
说到这里时,陶谦感觉…有东西戳到了自己的心窝子,眼眶发红,看到刘备,想到他即将离去,总是让人别样的感伤。
走不尽的街道,有着数不尽的人。
皇甫嵩说柳弟是慧眼识英才,可刘备想用一句柳羽说过的话去诠释他对柳弟的敬佩。
而在感动过后,他想到的是一个人…
“皇甫将军见笑了。”刘备拱手。“柳弟与我是宛若亲兄弟一般的存在,备能把命掏出来给他!”
皇甫嵩性格执拗…
要知道,这个称号得有几百年没有人“领取”了!
大雨中,马元义茫然不知去处,而淅淅沥沥的雨水已经湿透了其衣表,只得哆哆嗦嗦地行到暗处…
其实,他是要与皇甫嵩一起回京都的。
说起来,中山靖王这个头衔…已经过去许多年,没落了…可…或许这个头衔在刘玄德的身上,又能再度辉煌、耀眼呢?
幽州刺史陶谦更是一夜未睡,能做到刺史这种手握实权的高官,陶谦是敏感的。
一大清早,涿郡文武官员,几乎三更便都起来了。
这“燕赵之地”的冷风还在呼啸…陶谦就已经穿着一件常服来到了刘备的行辕,偏偏在行辕之外竟是灯火通明…数不尽的官员都拿着灯笼,再看他们的脸,是涿郡的郡丞、郡尉…涿县的一干官员等等…许多许多…
当然,皇甫嵩与卢植的的关系其实还不错。
这一刻,刘备是打从心底里动容了。
“多谢了…”
“多谢皇甫将军…”刘备拱手。
当然,这些温暖中也带着许多水分,所谓穷在闹事无人问,富在乡村有远亲,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走吧…去洛阳!”
这就是所谓的宾至如归么?
刘备朝他们颔首点头。“多谢各位,刘备以前是涿郡人,以后还是…”
甚至陶谦听说,刘备亲自呈于陛下的诏书中,着重对自己这个幽州刺史的功劳大书特书,却没有提及半点他自己的功劳。
如今,借着英雄之姿,他做到了。
而这么一喊,无数百姓们齐声道:“刘县令慢走…刘县令慢走!”
“噢…”陶谦点了点头。“那我也守在这里,莫耽搁了玄德与皇甫将军谈正事儿!”
他最看不惯的就是氏族门阀垄断官场,不断的往朝廷内输送“自己人”…
那边厢…
老天爷似乎也颇合时宜的下起雨来…
一场涿郡的大捷…
魏延已经动身了。
刘元起也是感慨万分…
或者说是——玉林柳郎!
如今他刘备所能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因为他呀!
“若不是那玉林柳郎眼力过人,能挑选到伱这匹千里马,怕是你刘玄德还要沉吟数年,这是你的损失,也是朝廷的损失!如你这般坚韧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但…情却是真的!
这点,让皇甫嵩颇为不服气…
“师傅无需惆怅,早晚有一天,咱们太平道会让涿郡的百姓站在咱们这一边!”
说着话…陶谦抬眸望向了此间院落…
刘备也作揖回礼。
人群中,“啪嗒”一声,一个老妇人给刘备跪下了。
…
“曼城…”马元义的话低沉且厚重。“你看到了方才…百姓们十里长街送刘玄德了么?”
乃至于人群之中,总会有无法克制的呜咽声…
这…
此次大功、首功均是此二人…皇甫嵩也就是打了个酱油!
“师傅莫要担心,这涿郡的百姓已经尽数被天师道蛊惑,但…这只是一个城郡而已,如今我太平道在北方的势力依旧远远要胜过天师道!”
皇甫嵩连连感慨道…“好在,此番涿郡大功…你居功至伟,此番回京都后,天子亲自召见,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老夫这边恭喜了!”
这是一种魅力,一种和风细雨却又能浸入骨髓,直击灵魂深处的魅力。
也…也因为这一场大战,被家乡父老铭记,被朝廷征兆,这种感觉真好!
身旁,无数围观的百姓们也在哽咽抽泣,情绪难以克制。
终于,一名官员实在忍不住,“刘县令,后会有期…他日若是再回到老家,到时…莫要睡在驿馆,咱们这么些个,谁都欢迎你到家里作客!”
“狗屁!”皇甫嵩当即反驳道,“说到底,还是你刘玄德没有什么背景…知人善任,说起来容易,可真的做起来,能不顾一切门第、背景为朝廷选派贤才,谈何容易?”
天渐渐的亮了,刘备的马车也走远了,聚集的人群也渐渐的消散了…
马元义直接笑了,笑的有些讽刺,有些落寞。
柳弟!
将胡人的四肢拆解分别绑在了牧群的旗帜上…这画面,单单想想就恐怖如斯!
许多汉人都默契的赠予魏延“杀神”的称号!
在陶谦看来,刘备算是整个涿郡的救命恩人了。
大家迎着拂晓的光聚集在这里…彼此对视,眼眸中仅仅剩下无限的感激。
论及在朝廷中的地位远远要高过皇甫嵩。
他的眼光没错,从小他就觉得刘备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谁能想到,他愣是凭着自己闯出了一片天!
——“似乎,这个天师道与大贤良师讲述的有些不同!”
——“他们的教义…更…更…”
一句话说道最后,马元义闭上了嘴巴,一切尽在不言中!
…
…
(本章完)